“香港科大现象”及其启示(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23 23:3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资源、制度和人才 《21世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上一个大学“窜升”的现象似乎很少见到。您分析香港科大的发展“密经”何在? 李稻葵:我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香港政府下了大决心,要在高教方面搞改革,给资源,给制度。 先说 再说制度。香港科大一开始就完全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学术管理制度,其要点就是“教授治校”。比如说聘请教授,如果经济系出现一个空缺,在香港旧的高教体制下,都是人事部门发广告,人事部门跟应聘的人面试,教授可能只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参与一下。香港科大则完全按照美国的标准来操作,发广告、应聘的人面试都直接跟经济系的“招聘委员会”打交道,每个委员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如果面试成功的话,再把他请来“试讲”,不是讲课,而是讲论文,全系的教授(包括没有终身教职的)都可以投票。这是聘请新人的程序。 如果是内部提拔,比如教授工作5年之后,是否续签?是否晋升为“终身教职”?这也是由专门的委员会决定,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全部过程和环节都是事先讲清楚的,当然中间的讨论和文件在一定时间(比如5年)内是保密的。所以“教授治校”是一项根本的制度。 另外,香港科大采取英语教学,英语是工作语言,这就使得学校整套体制完全跟国际接轨,是国际化、现代化管理。 第二个原因是香港科大有很好的人才资源。 前面讲,有了经济资源,有了好的制度,就能吸引到最好的人才。 香港科大的人才来自五湖四海,100%的教授都是国外的博士,都有很强的国际学术背景。 从早年直到今天,香港科大聚集了三批人才。一批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他们中间有以色列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或欧洲人、日本人、韩国人。 第二批人是从香港或台湾出去到海外留学多年的人。这些人在国外学术或教研上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回到香港办大学,他们是冲着“九七”回来的,有“大中国”情怀。这些人有在国外留学、工作的经验。现在科大很多的校级领导都是来自祖国台湾的。 第三批人是中国内地出去的留学生。这些人比较年轻,刚刚毕业不久,学术建树不错,后劲很大,在国外有各种各样的见识。 所以,有了资源,有了制度,就吸引了人才;人才来了,就把大学办好了。这就是原因。 《21世纪》:自中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以来,国内上下都对内地出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期望颇高,您认为香港科大的发展道路对内地大学的办学有何启示? 李稻葵:首先,制度很重要。一定要贯彻“教授治校”的思想,而不是让行政人员专权,更不能是政府官员独断;在教授聘请、晋升方面,要实行“分权”管理,要有“下面”的人参与,因为普通教授最了解谁好谁坏;一些重要的议程,要按国际标准,把国外的专家请来参与。办学要吸引、容纳各方面的人才,借用我的哈佛大学同学、香港科大同事丁学良教授的一句名言,“人要来自五湖四海,派要出于三教九流”。 这是制度。 第二,资源也很重要。内地一些省级政府已经意识到,要采取香港科大发展的模式,就是说,要在一个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好一两所大学,这一两所大学办好了,起带头作用,就会带动其他大学发展。比如在香港科大的带动下,今天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已经远远比10年前强多了,原因就是因为香港科大成为榜样,对他们压力很大。新加坡也明确以香港科大为榜样,正在改革其高等教育。内地要办好一两所学校,就要由政府出面,并引导好社会资源。像香港科大有很多资源来自社会机构。 第三,在吸引人才方面,要注意不光是在国外读过书的人,而且要注意有在国外教学、管理和研究经验的人才。像香港科大早年的一些领导人才,如前任校长吴家玮在美国做过研究,当过教授,当过校长,做过行政职务。这批人才很重要,光是在海外留过学,顶多能搞好学问,一定要是教过学生,在海外工作过的人。他们知道招聘教员怎么讨价还价、怎么评审教授,大学是怎么运作的。这批人才恐怕是目前中国内地大学最急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