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宪铎:做实事的艺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30 19:12 经济观察报 | |
1991年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仅用十二年就跃升为世界一流学府,但它的成功常常被简单化、理想化地理解。曾担任香港科大两任学术副校长的孔宪铎把创建科大的经验总结为三大理念:创校理念是着眼世界,创校基石是以人为本,创校支柱是游戏规则。但在听他讲述他在香港科大的历程时我们发现,科大成功绝非理念那么简单,谈论做事的方法没有理念那么激动人心,甚至有点琐碎、妥协,却是成功的基石。孔满头白发,看起来温和宽厚,很谦逊、低调,讲话不雕琢用词不讲究,不是讲那些“完全正确的话”和漂亮的话,而是讲普普通 孔宪铎担任学术副校长期间,主管全校教员的遴选、续约和晋升。对于大学的用人与留人,孔喜欢用卡内基研究所的创办者布朗博士的一句话来概括:“招募最好的人,并使其安居乐业(recruit the best people and make them happy)。”但如何做到,说起来没有理念这么动人,却是关键。譬如谈到邀请张立纲加盟科大担任理学院院长时,孔说坚持、诚心、毅力与信心是成功礼聘到张的最大武器。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张当时经过香港去台湾的途中,不想去科大面试,孔说不面试、吃个饭总可以吧。孔邀整个遴选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作陪,在会议室集合,然后去晚宴这个如同老友相聚没有面试气氛的活动就是面试。 在延聘丁邦新参选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时,孔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还是说“不要面试”,但大家来见见面。在签下聘约后,他站在丁的立场上,建议其以请假而非辞职的方式来香港科大任教,并安排其在适当时间请假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以便在柏克利办理退休。孔不仅站在香港科大立场上请人,更尽可能站在被请人的角度维护其最大利益。 在教员的晋升与遴选方面,孔初到香港科大就确立了原则和程序。譬如教员延聘与晋升,助理教授要具潜力,副教授要有贡献,正教授要有创建。延聘教员的程序,从征求到审核、到聘用都制定了规范,包括征聘委员会的人数、资格,审核的项目、同行评审员的资格等等。但引起了争议:助理教授认为规章太严,还要求所有教员都有投票的权利;而资深教授则提醒校方,助理教授审核并投票决定正教授去留的说法耸人听闻;另外正教授要求自动获得终身教职(香港称之为长俸制度),在建校聘请他们时曾有过口头承诺。校方的态度则是不承认正教授可以“自动享有长俸”。孔和大家一起寻找折中的办法,从学校的立场没有授予任何教授自动长俸,从助理教授立场没有人享受特权,从正教授立场他们都是不费吹灰之力获得“长俸”聘任的。他说:“在一连串的操作中,没有人享受特权,也没有人觉得不便,大家都接受了对旧有制度的新解释。” 对于香港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孔宪铎坦言,“从我个人的立场而言,吴校长并不是我理想中的‘老板’,但从科大立场而言,吴校长则是最理想的创校校长”。他做事中遇到的情况,对所有人来说应该都是很常见的,也必须得想办法解决的问题。回忆第二次被聘任为学术副校长,孔写了当时的想法,“我基本上分清在上司的吩咐中,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可以不做,什么事他会记得,什么事他说完就忘记了。以前他支使我,我又分不清轻重,所以疲于奔命,现在知道了,除了做好分内的事和分内的事不能马虎之外,由于他的吩咐而来的压力,至少减轻一半。” “我是一个努力前进的人,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成功,也不认为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差别,但我非常努力,比别人用功。”在被问到他自认为是什么样的人时,孔说。除了作为香港科大创校团队的一员,他是在基因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知名学者,曾因在植物光合作用固碳酶研究和植物叶绿体基因进化及植物天然肿瘤研究领域的贡献,获得福布莱特奖,被美国科学院选为杰出学者。从今年9月,他又开始攻读北大的心理学博士学位,试图用基因来解释人的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