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9 14:02 新浪教育 |
把这样一本圆圆的书捧在手里的时候,那感觉一定是别样的。当我和几位同学忙完了这本书的一切准备工作,停下来开始松口气的时候,我这样猜想着这本书刻印出来的样子以及捧着它的感受。 03级作家班的活动班长、本书总策划杨勇同学将光盘的封面设计成了年轮的样子。当我看它第一眼的时候,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像一种钝器在我最柔软的地方准确而有力地戳了一下。 年轮!它的含义应该是多方面的:人世间的年轮、祖国的年轮,南大的年轮、中文系的年轮、作家班的年轮,还有我们每个同学人生的年轮。 就这本书里的文字而言——尽管它们静静地躺在里面,像睡着了,像忘记了呼吸,像忘记了声音,像忘记了燃烧,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它仍是一座火山,它更是我们03级作家班的同学们,在自己的这圈或那圈年轮里的呐喊、歌唱、哭泣或呻吟。 通读完这些长长短短的作品,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这一群朝夕相处、大小不一的同学。 因为年龄大的缘故,我一直把他们当作小弟弟小妹妹看,甚至没有想到他们也会深刻,也有疼痛,然而,面对这些厚重的作品,我明白了文学似乎与年龄没有多大关系。 我刚才不自觉地使用了“厚重”二字,我马上让自己停下来,回想了一下,思考了一下,审视了一下,总结了一下,权衡了一下,其结果是感觉这“厚重”二字并没有用错。 我不能不说,有些同学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也许我的欣赏水平是有限的,但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我是把他们的作品放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中,甚至放在世界文学的历代经典篇章中去对照,去分析,当然我看到了那种“鸿沟”式的差距, 但我也读出了惊喜——那种岩浆般在地层之下涌动着的潜力。 有位同学读了马牛的小说后赞叹不已,他异常兴奋地对我说:“如果哪家刊物或哪位评论家,用心去推一下马牛,马牛就会马上冲出来,在当前的写作中成为独特的一家。”这位同学的观点,和我的观点惊人的相似。马牛的小说,明显地是学习了许多大师的写法,他技巧的娴熟,令我们吃惊,因为他只不过才二十多岁,在读作品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只是作品,所有的大师都隐藏了起来, 只剩下马牛——一个人孤独地站在作品的后面。这就是马牛的实力。马牛在当前的写作中,必然是孤独的,像当年的卡夫卡、荷尔德林的漫长孤独一样。但马牛会胜利的。 另外,像丹羽(徐若羽)、邵志鸿、马行(马利军)、谭书琴、杨勇、宋浩、张健、黄磊、杜明晨、顾欣、孙迎等同学已在文坛上小有名气,可以说他们是带着厚厚的作品和一定的影响进入南京大学作家班的。只要他们静下心来,认真地梳理过去,清醒地进行调整,认真听课,多读书、多交流, 眼界和心胸就会进一步开阔起来,创作就会有一个新高度,就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羡慕他们的年龄。我的青春已逝,但热血仍在奔腾。感谢这些年轻的同学,他们不但给了我友谊,也给了我朝气。我想象着,在短短的两年南大学习生活结束之后,同学们一个个脱颖而出,纷纷成为中国正呈现出万象之气的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以及电影等诸多方面的中坚人物,我会多么自豪,我们的老师会多么自豪,我们的南大更会为我们骄傲。 这是我们03级作家班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结集。 毕业之前,还会有一本厚厚的作品集将要出版。让我欣慰的是,班里几位热心的同学,已经开始考虑这件大事了。 03级作家班,明年就要毕业了,但这个班级作为一个精神整体,将会永远存在下去。 因此,我想这样的作品结集,今后还会有许多。 南大对于我们班里的每一个同学,意义都是深远的。在这里的二年学习,将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我们已经清晰地感觉到了这种细微的变化。只要我们把入学前的作品拿出来和今天这个集子里的作品一比较,就会看出二者明显的不同。 最后,我要和总策划杨勇一起感谢南大以及中文系的领导,感谢我们的任课老师,他们无限热诚地来当我们的顾问,热诚地给我们题词。这是一种关怀,也是一种鼓舞,更是一种动力。 借此还要感谢南京市著名文化人、我们作家班的校友、先锋书店的总经理钱晓华先生的无私支持,感谢03级作家班里那些为班集体的工作牺牲了个人时间,无怨无悔地去奔走、去劳作的同学们。 手捧这样一件流淌着我们的青春热血,蕴含着我们的智慧和情感的礼物,敬献给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90岁华诞,一表我们对大地、对祖国、对南大、对父母养育大恩的感激之情。 2004年10月3日 于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