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之笼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9 13:05 新浪教育 |
性情之笼 阿 长 张健和他的诗歌作为一个坚固的共同体,显示出让我感到惊讶的完整性和过程性的统一,如果非要作一个提纲挈领的判断,那么可以说,他的诗歌意在描述甚至记录世界的眩晕,而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式的揭示,对他来说,日常生活毫无秘密和意外可言,一切对空虚之物的赞美都会引起他的愠怒,作为一个追求实在世界的可能性,并对“生活在别处”这类哲学标题心存警惕的诗人,他并没有流为一个笨拙的吃力不讨好的书记员,而是隐身于他自己努力营构又奋力挣脱的抒情建筑中,到今天为止,张健都只是一个诚实的抒情诗人——这不是对他的贬低,而是适当的赞誉。 当代诗歌的抒情传统在朦胧诗以后是不断沦落的,“抒情”在某些论域成了最低级的诗歌写作态度,这当然有着某种时代的误会以及对这种误会的进一步扭曲,曾经出现的分贝过大的抒情音量和它背后巍峨耸立的诗人作为引路人的光荣,被一种琐细而文弱的风尚所替代,这直接导致了抒情的降格和被弃,市民时代的诗歌开始朝反抒情、“零度写作”的方向大面积进军,只剩一部分幼稚的唯美主义囚徒和病入膏肓的感伤病患者在暗处呻吟——所幸的是,张健不管是作为一个公民还是一个诗人,都和我描述的这种倾向关系甚少,这使他的整个写作历史显得自闭而纯粹,从一个乐观的校园诗人开始,到今天依然一副青春襟怀,宠辱不惊,是非不分,交往中,我对这个人在写作上的认真和一以贯之的激情感到好奇,因为相对于他身边鸡零狗碎又充满浮华气息的世俗世界,相对于“苟日新,日日新”的当下诗坛,他是双重的陌生人,他判断事物的标准直接取自内心,说起当初对诗歌的选择,他毫不隐瞒汪国真、席慕容、三毛等流行文学的熏养,这个背景虽然随着日后更丰富的阅读经历而成了模糊的远镜头,但至少给了他两个影响:分行的书写和清晰的感情表达方式,在他的早期诗作中,仿写的痕迹非常重,这真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不是他个人的,更是所有从校园里成长起来的生于70年代的写作者共有的,我常常想,我们这一代人从识文断字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与诗歌为敌的道路,我们面临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狭促,而且杂乱庸俗,旧有的道德方式和蜂起的快餐文化挤得我们无处容身,文学赐予我们的不再是光荣和温暖,而是揪心之痛——在通往伟大精神的道路中断之后,我们所面临的所有忧伤和焦虑。 这个背景是这么重要,它直接从反面推动了七十年代人充满享乐气息和现世感的写作风向,而这也正说明了张健诗歌对青春乌托邦的营造是向心力和离心力不断交战的结果,对土地、家园和深邃人性的浪漫向往往往令人感到奇怪地嵌入他对当下生活的批评之中,他的文学世界提供了一个从多棱镜中映射出来的青春期,而他自己毫无疑问是里面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时而是一个贪玩好乐的顽童,时而愤世嫉俗,出语激烈,更多时候往返于无由的感伤和纯情的向往中,像一个被扯乱的线团,无力编制新生活,却为自己张开了千万条不知所终的道路。而我前面提到,包括我和张健在内的70后写作者无一不是在废料(注意,不是废墟,废墟至少代表着对业已陆沉的历史影像的珍视和惋惜,具有某种寻根性,而废料之上的写作大多数典忘祖)之上进行我们的工作,尽管这种废料意识大多处于我们的想象。那么,这样的诗句是耐人寻味的: 我的路,已被我将近走完一半 中点以后 我将承受另一片颜色 文字依然是我灵魂的保镖 我有时间去美洲和泰森比拳 去西班牙斗牛 但我更想去瓦尔登湖垂钓 隐居,和心爱的人相濡以沫 这比梭罗当年幸福 与其说这里提供了某种信仰,不如说展现了一摊子浪漫主义的想法,美洲、泰森、斗牛、梭罗和瓦尔登湖,这些杂芜的景象能够构成的只能是一种比喻,而不是象征,它们适当地提出了对日常秩序的否定但并不引向虚空的光荣,实际上这种浪漫行程可以通过货币轻易获得,如果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来看,他和兰波的醉舟、李白的仙鹤以及梭罗的斑鸠、栗色马一样,代表着一种可能的生活,而不是现在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是散文化和小说化的邋遢场景,张健显然有意识地引用自发的正义感以抵制它对诗歌的侵蚀,他把这种抵制命名为“沉沦与浮现”,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沉沦与浮现”并不能找到截然对立的内容,比如肉体和灵魂或者失败和胜利,甚至这种双向运动本来就是时间的正常规律和生活现场的本质,呈现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是什么样的一个黄昏 我听见幸福的声音捉摸不定 如同那个没有月色的夜 山林那么寂静 缘于对难以平伏的内心焦虑的重视,“山林那样寂静”成为了解脱之辞,作为一个在梦与怒之间不断挣扎的人,张健曾经试图用诗歌烘托起某种神圣性和超越感,但在渐渐逼近梦境的时候,梦却只留下残破的外衣,于是他感到梦醒之后的紧张,并为他睁开睡眼之后看到的现实唱起了哀歌,他不停地输送着单纯的怒吼,创造着属于年轻人的暴力美学 我的耳朵判断阵阵仓促的高潮,以及 无法掩饰的虚伪和谎言 若有解释,词典把我们归类为“畜生” 这是张健的可爱之处,一种急切的想申明某种意图的姿态攫住了他的诗歌情绪,和他对美好之物的热烈赞扬一样,他写下了大量让我感到不适应的“批判书”。这都缘于性情的需要,而不代表真正的立场和道德洞察,老实说,在对他的个人生活和性格非常了解之后,我还是不愿意接受这类诗歌,尽管它非常真实和诚恳,我这样说,并不是禁止诗歌谈论愤怒,(众所周知,愤怒从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二战以来的大量文学经典),而是我们对愤怒的态度显得不纯粹和不成熟,在今天,时代的压力已经不足以构成我们的阴暗情绪,我们的追索一开始就是极端自我和非常个人化的。 就如张健令人怦然心动的抒情方式,这是他天性中的一部分,无可替代的一部分,而他的愤怒往往掺杂了不易觉察的公共习惯。幸亏他及时厌倦了这种姿态,转而进入“寂静的山林”,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私人画像: 我变成沮丧的牛,避开杜鹃花的眼泪 把蹄子埋进相依为命的土地 这是真正为他所钟情的命运:承认世俗劳碌的意义和无意义之统一,远离蒙尘的美,在内心中咀嚼着卑微的爱和平稳的热情. 作者简历:阿长,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