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一)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常考点)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
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他还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首先,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一切。
其次,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人民军队和胜利的革命战争作为支柱。同时,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复杂关系,对党的建设有积极作用。
最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党掌握和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只有把党的建设搞好,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提高党的水平和战斗力,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才能够取得成功和胜利。
(二)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1)内没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外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因而中国革命不能走经长期合法斗争再进行起义的道路,而应一开始就进行武装斗争。
(2)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异常强大,异常凶狠,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残暴、恐怖的军事专政。敌人的强大,人民军队的相对弱小,规定了中国武装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3)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4)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泛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
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基本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第三,农村是革命的战略基地,可建成先进的根据地,农民游击战争是主要的武装斗争形式,它与以往农民武装斗争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共产党的领导。
(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常考点)
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中论证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着城市。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可能性。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分裂剥削政策,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长期分裂与战争;第二,经过大革命影响的地方,具有建立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第三,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并且日益激化;第四,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存在;第五,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四)“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重要考点)
(1)含义: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冲破了教条主义“城市中心论”的模式,决定放弃进攻城市,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始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可以广泛动员组织农民参加武装斗争,巩固扩大根据地;武装斗争是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强有力工具和根本保障;根据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3)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可以保存、锻炼、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敌人力量;当力量对比发生转变时,攻取中心城市,进而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五)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军队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1)性质和宗旨: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新型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它是由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的,是新型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基石和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即打仗、做群众工作、筹款(抗日战争时期改为生产)体现出来的。
(2)党指挥枪的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包括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
第一,思想领导就是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第二,政治领导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第三,组织领导,就是人民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听从党的指挥,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
(3)党指挥枪的理由: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在复杂斗争环境中,使军队不断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先进性,使军队能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革命政治任务。
(4)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1927年9月的三湾改编,从政治、组织上开始确定共产党对工农革命军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初步基础。1929年12月古田会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任务和政治工作原则,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
(5)党对军队思想上的领导,主要是加强党对军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领导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组织领导,就是人民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听从党的指挥,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与政治工作原则相一致,人民军队内部还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三大民主。
(六)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人民战争的含义。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中,总结了中国长期革命战争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
(2)人民战争思想的要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骨干;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为依托,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实行正规军、地方军与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制定的依据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敌人强大,人民军队相对弱小;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要点是:第一,把游击战争提到了战略的地位,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很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第二,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第三,为革命军队制定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