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
□邬大光(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人文教育是在人文精神的观照下,以人文学科为基础所展开的教育。由于近代大学基本上都是在人文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人文学科孕育了近代大学,构成了高等教
育的底蕴。
在近代大学中,人文教育主要是在人文学科的范畴内进行,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主要是以学科的方式存在,人文教育的这种学科化倾向是与经典的大学理念紧密相关的。著名的英国教育家纽曼,作为古典大学理念的杰出代表,在他的《大学的理念》一书中就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是国民企求真理的中心,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受这种传统大学理念主导,他强烈地呼吁:大学最好不要进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在大学以外的机构进行。
近代高等教育虽然是以排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但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等教育不仅成为人文文化而且成为科技文化传承、传播、发展与创造的场所,这就为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系统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关键是要以渗透的方式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和职业教育中
科学的分化,促进了学科的分化。在大学内部,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群逐渐形成,彼此间的分野越来越明显,而人文学科的独立性开始受到挑战。人文教育的学科化既促进了人文学科的发展,保持了人文学科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由于技术学科的兴起,也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使它失去了在整个大学学科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化已成为近代大学发展中不争的事实。英国学者C·P斯诺在其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人文与科技的分裂导致了人格的分裂,也将导致文化的分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裂尚且如此,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分割更是明显。因此,探讨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就成为时代的必需。也正由于此,如何使人文教育突破学科的界限,以渗透的方式融进专业和职业教育之中,就成为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需要人文教育。因为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一种相对独立的系统,且以行业和职业需求为主要价值取向。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与综合大学相比人文环境较弱,以至于出现了人文教育的“盲点”。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但是,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在科技高度发达、智能化机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产领域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一批批高级技术人才,也在于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而这种良好的公民素质就需要由专业以外的人文教育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首先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
基于上述人文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不能沿着传统大学中人文教育学科化的思路和模式,即从人文学科建设开始,然后是设置相应的专业,再到课程开设,最后形成相应的校园文化这样一个由上至下的方式进行。可行而现实的选择是采取与上述链条相反的路径,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首先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的环境;其次,要开设相应的人文课程,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模块。这种人文教育模式的建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目前的难题不仅在于技术和师资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转变观念。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人文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它同时也应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