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缘起 以马加爵事件为代表的高校暴力事件的频现,引发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缺失的高度关注。当代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应更加强调人的精神建构、重视人文精神、注重人的综合素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怎样?如何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前由《教育研究》杂志社、本报理论评论工作室、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文论坛”上,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我们特编发其中的精彩观点,供读者参考。
通识教育与高职人才
□陈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
高职教育目标: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更强调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由于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在变化,不仅要求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求能应变、生存和发展。所以,应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进行再认识,它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学做事同时学做人
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所以人才培养模式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要素、学习形态、学校功能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人性因素在上升,态度、价值、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机构、社会乃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企事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看得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因此,当代教育应该强调人的精神建构、重视人文精神、注重人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同样不能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探索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达到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的目的。通识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环境熏陶等三个环节进行,使学生学会做人;专业教育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进行,使学生学会做事。
通识教育三模块: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
我们所强调的通识教育,有两层涵义:一是既通又识。通即通晓、明白、高尚;识即见识深邃,目光远大。二是通识教育观念,即通过通识教育使一个人有国家、文化、历史、社会问题的知识;有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有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对其发展、方法、精神的了解;对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审辨能力。
通识教育通过课内理论课程、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三个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形象地说,就是使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来提高自己的做人水平。
通识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外国语言、体育、数学、政治理论和大学国文等通识必修课,经济与管理、人文与社科、科学与艺术等限选课程和人文、社会与科技等任选课程。通过通识教育理论课程,增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了解,使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充,视野得以开阔,能看到不同学科、课程及其知识的联系,从而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相互迁移。
生活体验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达到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责任感、树立品牌意识和法律观念的目的。
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熏陶着师生,使其内化为信念与情感。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大“染缸”、“大熔炉”,甚至说是个“泡菜坛子”,说明大学的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教育和熏陶作用,这种环境是文化氛围、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