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英特尔汇聚了国内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水平。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有什么不同?
王文汉: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回答不好要得罪人。我只能讲我的感觉,很片面。我认为,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比较自信,这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北大和清华的学生相比,北大的学生在软件上做得不错,而清华的学生更大气,他们能做大规模、较完整的系统。复旦和
交大之间,差别就大了。交大的市场反应速度快,而复旦就比较慢一些。比如,在全国所有高校的软件学院中,交大是第一家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的,他们与8家IT企业共同建立了实习基地,去年已有16个学生到英特尔实习,我们派16人作为“师傅”带这些徒弟。交大的学生相对于复旦的学生来说,更愿意冒险,更有创新的激情;而复旦的学生则要保守些,做事比较稳,不愿冒险。
沿海地区高校的学生,比起内地高校的学生而言,比较有思想,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都比较强。但是,他们的基本功却被内地学生超过了。我们每次招聘时,会对学生进行测试,我们发现,内地高校学生的基本功越来越好,成都、合肥、西安的学生,技术能力比上海、北京的学生要高。我想,这恐怕与他们周围的环境有关。上海、北京很热闹,有很多机会,学生们于是不一定能安心投入学习,而内地高校学生受外界打扰小,也就能潜心学习。
问:那么,你们欢迎内地高校学生,还是沿海高校学生?
王文汉: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是最好的了,沿海学生的软能力加上内地学生的硬能力。
问:您在好几个地方读过书,同时也在跨国公司里接触了世界各地的人才,能否将国内学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作个比较?
王文汉:与美国学生相比,国内的大学生在硬能力方面,考虑问题不具备像美国学生那样的广度与深度。在软能力方面,差距要更大一些。我们有一句话,叫“隔行如隔山”,在一些中国学生身上,甚至可以说“隔项目如隔山”。即使在完成同一个产品的开发,分在某个项目组的人可能对另一个项目组的工作一概不知。而在美国,即便是另一个项目组的同事也能对你这个项目滔滔不绝,大谈一番,这有助于项目间的协作配合。
问:您刚才说国内的人才与国外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否会影响你们将软件实验室建成为全球出类拔萃的技术中心的目标?
王文汉:怎么会呢?我对我们公司的职员的一个最深刻印象是:他们太聪明了!具有极好的潜质,不愧是百中选一的优秀重点名校硕、博士高材生。他们存在的差距,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过英特尔的再加工,会逐渐缩小。我刚才所说的差距,更多的是指刚工作不久的这个群体。我们也必须承认,有的能力和素质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培养的,比如技术能力;而有的能力,比如思维方式、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则需要花很多时间。企业可以帮助员工培养一部分能力与素质,但学校里打下的基础很重要,尤其是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