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关注择校风”的报道到今天告一段落,但我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却不会因为一组报道的结束而结束。因为现实让我们无法轻松。
就在我们周围,一场小学升初中的择校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围绕择校开办的奥数班、特长班等各类“培优班”也照旧红火。更令人惊讶的是,择校风甚至波及到了幼儿园,使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
如此择校热的背后,有家庭和社会教育观念、成才标准的问题,而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毋庸讳言,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一些地方,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年来采取的“效率优先”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造成的。
我国的教育投资模式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教育开支取决于当地的财政实力和投入比例。从财政实力看,不要说东西部、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就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县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许多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本来就不足,而有限的投入又过于集中到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头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马太效应”,导致“一中现象”———哪个学校办得好,得到的政府支持就越多,办学条件就越好,师资力量就越雄厚,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所追捧和青睐。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陷入生源、师资流失的窘境。
表面上看,这种“优先政策”导向高效率、高质量,短期内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但实质上违背了义务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目的,由此加剧了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
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同样质量的义务教育。不能因为先天的出生地、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影响到求学的机会和质量。作为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公平,是在公平基础上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公民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其次才要讲求效率。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但它的前提是让所有人能够公平地接受基础教育。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也在采取措施,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缩小学校之间的强弱差距,淡化优劣之分。但教育公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文: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