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和谐民族绿色中国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7 09:56  中国教育电视台

  1月19日晚,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宫庙之一的遇真宫发生特大火灾。十堰市决定由十堰市、丹江口、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三方出资90万元,用两个月时间在原址上按原貌重新修建遇真宫大殿。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

  出台背景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如何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发挥教育功能,是摆在中国教育界面前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去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会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文化遗产相关主题背景和遗产文本,根据国家文化遗产发展趋势和启动实施的文化遗产工程以及中国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要,经过讨论,正式通过并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

  一、国家应当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国家与公民面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和应尽的教育传承与认知义务。

  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中国作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民族,国家应当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国家与公民面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和应尽的教育传承与认知义务,以应对中国文明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流变消失的现实。

  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根据宪法的依据,制定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法,传承保护本民族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和社区文化象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根据宪法的依据,制定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法。政府与公民应自觉、自主地去保护、传承、发展本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在国家9年义务教育的推广中应当加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知。

  三、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欠缺的现状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

  四、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信息、尤其是作为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信息。积极协助、支持国家及政府制定适合国情和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和操作模式,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模式,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学应当积极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宣传,增进人类文化的交流。

  五、西北地区的高校应迅速参与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事业中来,充分发挥高校在信息智能及人才方面的优势

  大西北是中国古文明发祥地、少数民族的集聚地,目前国家启动的大西北经济开发,使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形势尤为紧迫,我们呼吁西北地区的高校应迅速参与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事业中来,充分发挥高校在信息智能及人才方面的优势,发挥高校青年群体的文化活力和行动热情,将那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我们呼吁文化遗产地高校尽快与政府和民间协作,探索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社区发展提出可操作的文化理念、加强信息型的实践参与。

  六、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

  我们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不仅是高等教育、包括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社会教育和党校的干部教育、扶贫中的扫盲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社会方式的教育都应参与进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关系到民族群体和全社会的公共事业,更需要国家及民众的互动协作,更需要一个面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与健康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环境。

  七、倡导大协作的文化理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树立起人性的文化尺度,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群体,尊重民众文化传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文化个性

  中国高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复杂因素,应加快跨学科的协作实践,尤其在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协作实践,更具有现实的文化生态学意义和发展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我们应当树立起人性的文化尺度,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民众,尤其是无形文化遗产幸富社区的农民群体,尊重民众文化传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文化个性,提倡文化的自觉精神。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个急剧变革发展的现实,许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社会问题,如“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乡村青年(农工)向城市流动问题、民间社区生态及环境问题、官本位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及传承措施滞后问题,这使教育传承的实现潜在着混沌、复杂的矛盾性,但这也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机遇时期,是民族文化整合创新的机遇时期。

  八、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的精神主题也正是希望传承创造一个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特色的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