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和谐民族绿色中国 > 正文

圣地歌舞——在“世界屋脊”上起舞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7 10:04  中国教育电视台

  “能走路的会跳舞”,“会说话的能歌唱”——能歌善舞是藏民族的天性,她使“世界屋脊”的雪域圣地变成为举世公认的“歌舞的海洋”。

  一、宗教音乐

  在藏传佛教的宗教仪式和法事活动中,音乐是很重要的一项,用来渲染宗教气氛、增
强弘法的效果。

  诵经音乐:

  法器乐:有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等。

  葬礼歌:宗教性的葬礼歌曲。曲牌既具有宗教音乐色彩,同时又具有民间音乐特色;是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宗教性音乐。它通常在"达如鼓"、"法铃"和"腿骨号"等乐器的伴奏下由僧人进行演唱。

  二、民歌

  儿歌:在西藏城镇农牧区藏族儿童中,普遍流行着传统的儿歌,可以说是藏族文化生活中的一部份。藏族儿歌既有儿童的情趣,又富有藏族传统音乐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风貌。

  酒歌:酒歌藏语称“羌谐”,是藏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酒歌旋律十分流畅动人, 因而流传较广,内容多为恭贺庆祝,诙谐取悦,表达情爱等。

  工作歌:西藏工作歌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大体而言,可分为农业、牧业、水上、建筑和家务等多种工作歌谣。

  例如:

    工布箭歌 :源于西藏林芝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习俗。当地人善于狩猎,喜爱比武射箭。射手在拉弓之前,要当众高歌一曲,夸耀自己的弓简及箭术,流露出勇敢强悍的民族豪情。箭歌因此而得名,并流传西藏各地。旋律清新流畅,林区风格浓郁,结构完整,节奏一般为中板。

  吉达吉姆:农民抗灾歌舞,源于吐蕃第一代藏王之前的苯教盛王之前的苯教盛行时期,受苯教思想影响而成。主要分布于后藏。音乐唱腔丰富,基本在当地民间音乐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结构完整,优美动听,极富地方特色、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

  牧歌与山歌:牧歌和山歌在节奏、速度、音高、调高甚至旋律的发展上都非常自由。

  苦歌:苦歌藏语称“觉鲁”。旋律悲戚怆凉,节奏缓慢凄切,品味起来,令人深感苦歌声声是血, 字字是泪。

  强盗歌:旧时,一些藏族贫困百姓为生活所迫,路见不平,于是成群结伙,打劫富豪,周济 贫民。他们所唱的歌称为“强盗歌”。

  三、藏戏音乐

  藏戏广泛流传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省区,以及印度、锡金、 不丹等国。藏族地区的藏戏,藏语称“阿吉拉姆”,译意为仙 女大姐。藏戏唱腔高亢,雄浑而多样,主要有表现欢乐感情的长调,忧伤哀愁的悲调,藏戏音乐独树一帜特色鲜明。

  四、歌舞

  堆谐:西藏上部(西部)地区歌舞,分三种,一是定日堆谐,二是拉孜堆谐,三是拉萨堆谐。在艺术形式和旋律的风格方面:定日堆谐的音乐朴实、深沉、热忱奔放;拉孜堆谐音乐优美、婉转而欢快跳跃;拉萨堆谐音乐悠扬和谐、柔和而明快。每种堆谐,旋律不同,地方特色浓郁。另外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是各自的前奏、间奏和尾声非常独特,使用扎年琴伴奏的演奏方法和定弦都各有不同。

  弦子:以巴塘弦子为代表,优美而抒情,充分展示康巴女子优美的体态和迷人的歌喉。

  谐钦:雪域流传的大型歌舞。用于各种大型庆典以及迎接大活佛的转世灵童仪式。谐青音乐,具有十分独特的藏族古代音乐特征和乡土气息。婚礼谐青

  较大型的习俗性歌曲,仅用于婚礼。它是吸收果谐、百谐、谐青、赞词朗诵“夏”等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具务多重风格和特色。

  果谐:圆圈歌舞,是文学、音乐和舞蹈三位一体的最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之一,是西藏的歌舞、戏曲、宗教艺术等许多艺术形式的母体品种。音乐以淳朴、刚健、激情、豪迈和地方特色而著称,曲式结构完整,基本无器乐伴奏,有的表演伴以手抖串铃来统一节奏,更多选用方言、舞步或声响如"曲曲曲曲"之类来代替前奏、间奏;曲式结构分慢板和快板,快板旋律是慢板旋律的简缩。

  朗玛: 流传于拉萨古城的一种新颖的民间器乐和声乐艺术品种。1795年,多仁班智达丹增班觉从内地回到拉萨,在西藏民间第一次创立了器乐合奏这种艺术形式,合奏者需六人以上。后来居住在拉萨古城内的藏、汉、回等民族中的著名民间艺人,自愿联合组成一个"同甘共苦的内部组织",所演奏的音乐称为朗玛,即内部(的歌舞)。在原有基础上向独奏、小合奏、声乐伴奏等方向发展。朗玛的音乐,由前奏和间奏、歌曲和舞曲等部分组成。曲式结构完整,旋律优美深情,舞曲节奏跳跃,气氛热烈;传统伴奏乐器与堆谐相同,有扎年琴、扬琴、曲笛、胡琴、特琴和串铃等。朗玛是西藏民间音乐的一颗明珠。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