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政治理论2000题 > 正文

分析题答案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3 14:37  金榜考研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具有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及其循环的三种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并存性和继起性互为前提,相互依存。

  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运动中的各种矛盾,而且作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对社会主义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总量,必须合理分配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三种资本的循环必须保持其连续性。只有遵循资本循环的客观要求,才能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2【答案要点】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的周转,主要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到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产业资本家总是追求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预付资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马克思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性,对于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运动是完全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只有加速资本周转,缩短资本周转时间,才能节约预付资本,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实现更多的盈利。

  3【答案要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

  Ⅰ(c+v+m)>Ⅰc+Ⅱc或Ⅰ(v+m)>Ⅱc

  第二,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

  Ⅱ(c+v+m)>Ⅰ(v+m/x)+Ⅱ(v+m/x)

  或Ⅱ(c+v-m/x)>Ⅰ(v+m/x)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样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Δv),再加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Δc)之和。即

  Ⅰ(v+Δv+m/x)=Ⅱ(c+Δc)

  由此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Ⅰ(c+v+m)=Ⅰ(c+Δc)+Ⅱ(c+Δc)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的理论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做的具体分析,但却包含着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必须在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应当先安排好人民生活,再安排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要与社会总产品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总量相一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必须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适应;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等等。

  4【答案要点】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总量过剩、低水平重复、结构不合理,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5【答案要点】(1)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依据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中职能的不同来划分的。

  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过程中,货币资本执行着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的职能,生产资本执行着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商品资本执行着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在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中,只有在生产资本内部才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2)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产业资本中的生产资本既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作用的不同,其意义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其意义在于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从内容上看,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生产资本的这两种划分在物质构成上是部分交叉的,可用下表表示:

  按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

  生产中的作用划分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生产资本价值的

  周转方式的特点划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厂房、建筑设施、机器设备等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劳动力(工资)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由此可见,既是不变资本又是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本的物质形式是劳动资料,既是可变资本又是流动资本的生产资本的物质形式是劳动力,只有劳动对象具有特殊性,既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又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对此,切勿混淆。

  6【答案要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为维护其经济权益和统治,改“政治兼并”为“经济兼并”,积极推行新殖民主义,用经济渗透来掠夺和控制发展中国家。主要的手段有:通过直接投资从经济结构上保持对发达国家的依附;通过对技术转让的限制、世界市场上产品价格的垄断进行不等价交换,维护原有的依附关系;通过对国际货币和金融的垄断,并借助政府机构保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金融的依附。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遭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是它们两者关系的本质特征。

  7【答案要点】(1)运用利率杠杆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调节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2)

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它与预期股息收入的高低成正比,与银行利率成反比,所以利率调低会引起股市行情上涨。

  (3)由于资本的国际化,各国资本市场的相互影响,调低利率主要是应对美联储利率下调带来的影响。

  (4)调低利率,减少了投资和消费信贷的成本,会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衰退。

  8.【答案要点】材料1反映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一段时期国有经济的较大发展,说明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2反映的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有经济发展中,中央政府支出比重的状况。这些材料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程度、范围是不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1)国有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财政手段集中的财政资本中用于剩余价值生产的资本。其组织形式是国有企业,可通过国家直接投资、国家收购原来的私有企业两个途径建立起来。(2)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共有企业,既可以是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于一个新企业,也可以是国家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私共有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收购一部分原来的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私相结合的企业。(3)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私人垄断企业的外部起作用,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诱导私人垄断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9.【答案要点】(1)在上述给定的比例下,该国国内社会总资本周转将不能顺利进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大于第二部类不变资本价值。该国既不满足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也不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因此,社会总资本周转将不能正常进行。

  (2)市场能够进行自发调节。该国社会总资本周转的障碍在于,第二部类的比重过大从而产品实现困难,在市场上就表现为生活资料供过于求。在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从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转移,使第一部类生产增加,最终实现两大部类的均衡,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创造必要条件。

  (3)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关系,各部门之间客观要求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社会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二是价值规律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0.【答案要点】(1)固定资本的磨损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磨损。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使用期内,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造成无形磨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的固定资本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原有的价值相应降低;二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制造出效率更高和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从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提前报废。资本家根据固定资本有形磨损的程度,把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价值,从出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将来进行设备更新。这就是固定资本折旧。因此,折旧是指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转移到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方式。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金,叫做折旧费。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

  无形磨损所造成的固定资本价值上的损失,是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为了避免固定资本贬值,资本家尽可能地通过加速使用来缩短使用期,尽快收回固定资本的价值。摩尔定律和新摩尔定律表明,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了避免承担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企业普遍提高折旧率,固定资本的折旧加快。

  (2)加速折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固定资本的加速折旧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中的技术进步。

  11.【答案要点】(1)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资本周转快,所需要的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流动资本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第二,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一般来说,资本周转速度加快,那么预付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加快,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而可变资本周转快就意味着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可以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大。

  由于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企业总是想方设法地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以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12.【答案要点】(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一次的周而复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萧条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复苏阶段的主要标志是资本家逐渐开始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更新固定资本。当社会生产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时,就进入了高涨阶段。但是,在一片繁荣的背后,新的危机因素又逐渐积累起来,当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就又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资本主义再生产就进入到下一个周期。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二,周期进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每一阶段的特征不明显。第三,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第四,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局面。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集中表现,又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解决形式。所以,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尖锐到只能通过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方式,强制性地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实现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制的暂时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表现为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浪费,把社会生产力调节到与相对狭小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体相适应的状态,暂时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从而使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重构,使资本主义生产在倒退之后还能得以继续进行。

  经济危机集中地体现和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力驾驭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力明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更加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来代替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7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