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作文高分一招鲜 > 正文

范文四:何处散发弄扁舟

http://www.sina.com.cn 2005/11/08 11:22  新浪教育

  何处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卷,一舟,一壶冷酒,一位高高瘦瘦的文人。朦胧中,诗仙李白吟着诗,在历史深处向我回眸浅笑。一叶扁舟,悠悠地驶向历史深处文学的长河……

  我心灵上厚重的积灰仿佛一扫而空,心中有了单纯与明朗的诗意。我抬头高吟“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然而,巨幅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灯刺痛了我的双眼;当我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动,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敲碎了我的思绪。我环顾四周,同学某甲,沉浸在mp3重金属摇滚中,某乙陶醉于《一帘幽梦》的绵绵软语中,某丙……

  我突然感到心灵深处被人掏空了一块。于漪老师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缺失。”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我的心灵似乎总是跟着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起焦灼躁动,无法宁静。我害怕,我心中的那份美好的诗意会成为火柴般微弱的亮光,一阵令人炫目的世风袭来,就将它熄灭得连灰烬都不剩下。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可是,今天迅猛发达的信息时代,文学天空中的明月却并不皎洁。审视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我们心中的宁静便注定要被打破。有多少人知道茨威格?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到赵万里“静水流深”的意境?时代潮流浩浩汤汤,当代社会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生活中也充斥着快餐文化,更有所谓“哈韩哈日”之风侵袭。快餐文化、商品化文化符合了当前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符合了争分夺秒一族的审美需求,也契合了青少年充满好奇与梦幻、极易为新鲜事物所打动的心理特征。由快餐文化所构筑的生活固然充满刺激、激情与快感,然而问题的另一面是,汉语中真正质朴感人的诗意之美,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中也日益难寻。它所造成的决非仅是几句诗的遗忘,更是心灵诗意的流失与内心人文殿堂的塌陷。

  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自然无法回到天真无邪的古代,采薇而食,种菊悠然,如古人般寄情于诗意的山水之中。“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想起余光中的诗,但愿我们的文化生活少一份狂热的躁动,多一份诗意的静气。

  今天,我浅吟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我的残缺的诗意天堂中,何处有我悠然散发的扁舟?

  旁批

  *以李白“散发弄扁舟”起笔,一是点题,二是制约下文的选材、立意;三是以此彰显作者的文采。开头漂亮。

  *第一主体:对诗意缺失的忧虑。

  *作者用理想与现实作对比,在“碰撞”中抒写自己的苦闷,表现细腻。

  *“霓虹灯”“手机”“mp3”等象征物的选择,营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为下文作者的思考与忧虑设定“场景”。

  *上文摆现象,本段析道理。“诗意的缺失”可谓一语中的。

  *“快节奏时代”的“焦灼躁动”“无法宁静”等论述,进一步分析“诗意缺失”的内在原因,层层深入。

  *“感到心灵深处被人掏空”“我害怕”等表述,说理性与抒情性并存,可见作者真性情。

  *第二主体:对诗意天堂的呼唤。

  *呼唤之前先正视现实。于是便有对“快餐文化”“商品文化”的忧思。

  *两个“符合”与一个“契合”指出“文化快餐”大行其道的社会背景。所谓“存在即合理”。

  *“固然……然而……另一面”指出“文化快餐”的危害性,显出作者的深刻。

  *“决非仅是……更是……”指出“文化快餐”的破坏性,显出作者的忧患意识。

  *以古人的精神和余光中的诗呼唤诗意,强调一种坚守甚至重建。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由此可见一斑。

  *结尾段提出“残缺的诗意天堂”,既有对现实的正视,也有对理想的倾心。与标题、开头呼应,并以问句收尾,作者的情感、态度尽在其中。

  【总评】这是一篇激情涌动、笔触细腻的文章。作者以对当代文化的忧思(如诗意的缺失、人文精神的匮乏等)作为切入点,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令人感到困惑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一个

传统文化捍卫者的情操。

  文章由李白起笔,大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况味。然后通过理想与现实、古风与世风的落差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文章的思路沿着“校园”与“社会”,有形的“诗句”与无形的“诗意”,“文学作品”与“人文殿堂”展开,由现象分析其本质,彰显问题的严肃性、严重性;也在论述中反复表达自己的拳拳之心。说理透彻,抒情感人,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均通过文章较好地显示出来。

  【迁移片段】忘记和铭记(全国丙卷文题)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可是,今天迅猛发达的信息时代,文学天空中的明月却并不皎洁。审视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我们心中的宁静便注定要被打破。我们的下一代,还能不能铭记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茨威格、卡夫卡、杜拉斯、伍尔芙等曾经闪亮的名字和他们所写下的那些激荡人心的文字?时代潮流浩浩汤汤,当代社会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生活中也面临着泡沫化与沙漠化。快餐文化、商品化文化符合了当前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符合了争分夺秒一族的审美需求,也契合了青少年充满好奇与梦幻、极易为新鲜事物所打动的心理特征。由快餐文化所构筑的生活固然充满刺激、激情与快感,然而问题的另一面是,汉语中真正质朴感人的诗意之美,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中也日益难寻,日益被现代人忘却。其后果决非仅是几句诗的遗忘,更是心灵诗意的流失与内心人文天堂的塌陷。铭记那些不该忘记的东西,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

  (周京昱 评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