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作文高分一招鲜 > 正文

范文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11/08 11:22  新浪教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韩剧的生死恋情感动了大江南北,当金庸的武侠搬上了课本,当曾苦旅于“文化”的余秋雨变为成功的商业人……我们不禁要问:三千年前那片繁茂的“蒹葭”究竟是什么?
源于什么?而沉溺于今天的蒹葭丛中,我们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又在何方?

  ——“蒹葭”生长的沃野呵,是我们思想与价值观的河流所灌溉。

  当今社会,思想空前繁荣,伴随而生的,是无数的价值取向。武侠小说的风靡,恰体现了千年寒士精神的延续;韩剧的热门,是因为其中贫寒少年通过奋斗而获取功名的结局,切合了多少人的理想。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使我们对西方文化开始向往。我们坦言向往丰裕的生活,追求成功和财富已无须羞涩地遮掩,这都是商业化大潮相伴相生的思潮。这一切本无错,只是呵,扪心自问,是否在其中丢失了一些什么?

  ——“蒹葭”沐浴的暖风呵,源自于我们心灵的悸动。

  也许我们失去的,恰是一份真正的思索,沉静思索人生何去何从,更思索这个社会的来龙去脉。海德格尔悲叹“这是一个不再思考的年代”。还有多少人能如梭罗,执意潜身于瓦尔登湖畔的小屋以静静思考?高雅音乐带给我们满足与时尚却带不来“感悟”,因特网信息爆炸带给我们“知识”却带不来“智慧”,我们的艺人拥有才华却没有“勇哥哥”那儒雅风度与那感人心灵的清澈眼神。

  又应该如何寻觅这失去的一切呢?又应该如何不被繁茂的“蒹葭”丛所埋没呢?

  ——抬起头吧,不要忘记了对那一方“伊人”的执著寻觅。

  思想,是文化的影子,也是文化的镜子。那一方“伊人”,是我们心底对理想的定位,对人性回归的思考,对自己成长的把握。

  耳听贝多芬与肖邦,让自己的心地多一缕大气与沉静。手捧装帧华美的安妮日记,让自己看穿封面而随小姑娘跋涉她“人性的荒漠”。让卡通成为消遣而非友伴,让安徒生与雨果成为真正的明灯闪闪。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相信,只要拥有对理想,对人性,对“伊人”那份不渝的追求,我们的视线一定可以洞察“蒹葭”,欣赏那文化灵魂的至美。

  旁批

  *开篇以《诗经》句为题记,颇为古雅,且与内容紧密相关。

  *首段以韩剧、金庸、余秋雨为例,勾画出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

  *作者提出的三个问题“是什么?”“源于什么?”“在何方?”总领下文内容,成为一篇之纲领。

  *第一主体:感悟蒹葭,明晓失落。

  *将“蒹葭”与“思想”“价值观”联系起来。回答“蒹葭”是什么的问题。

  *简析武侠小说、韩剧走红的原因,可见作者非同一般的识见。

  *“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的论断,既为解释一些思潮提供依据,又引出下文“思想是文化的影子”的论断,行文缜密。

  *上文的“扪心自问”引出下文的回答“也许我们失去的,恰是一份真正的思索”。这里是回答首段中的“源于什么?”

  *海德格尔、梭罗的例子意在说明人们沉溺于文化之中而不去沉静思索。这便是“蒹葭”所带来的困惑与失落。

  *连用三个“带给……却带不来”,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并现。

  *第二主体:洞穿蒹葭,寻求伊人。

  *将自己钟情的文化比作“伊人”,切合题记诗意,亦增强文章美感。

  *什么样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思想呈现什么样的文化。——“理想”“思考”“成长”等关键词颇有分量。

  *举贝多芬、安妮日记、安徒生等人的例子,意在说明当代人必须穿过“蒹葭”去追寻“佳人”。

  *结尾段再度引《诗经》中语,再度出现“理想”“人性”“追求”等关键词,不仅回答开篇“在何方”的问题,且感情激昂,振奋人心。

  【总评】这是一篇立意深刻、文采斐然且具有隐喻色彩的文章。在作者笔下,“蒹葭”指文化表面的浮华,而“伊人”则指文化的真谛。“穿越‘蒹葭’,找寻‘伊人’”则成了作者不为浮华所动,直取文化精华的誓言。

  文章先提出三个问题,关系到“真正的文化是什么”“源于什么”“如何追寻”等。全文就是在解答这三个问题中推进的。作者通过对许多文化现象的分析,得出“文化诞生思想,思想映现文化”的观点;同时,作者又强调当代人应不断思索,才能使自己的思想不流于浮华、陷入庸俗,才能寻到“在水一方”的“伊人”。文章论析水到渠成,且语言含有诗意,既有说服力,又富感染力。

  【迁移片段】说“安”(北京卷文题)

  当今社会,思想空前繁荣,伴随而生的,是一颗颗不安分的心和无数的价值取向。武侠小说的风靡,体现了当代人对英雄与不败的仰慕;韩剧的热门,是因为其中贫寒少年通过奋斗而获取功名的结局,切合了多少人的理想。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使我们对西方文化开始向往,使我们不再安常处顺。我们坦言向往丰裕的生活,追求成功和财富已无须羞涩地遮掩,这都是商业化大潮相伴相生的思潮。这一切本无错,只是呵,扪心自问,是否在“不安”中丢失了一些什么?

  也许我们失去的,恰是一份安静的思索,安静思索人生何去何从,更思索这个社会的来路与走向,从而找到自我的定位。海德格尔悲叹“这是一个不再思考的年代”。还有多少人能如梭罗,执意潜身于瓦尔登湖畔的小屋以静静思考?

  耳听贝多芬与肖邦,让自己的心地多一缕大器与沉静。手捧装帧华美的安妮日记,让自己随小姑娘跋涉她“人性的荒漠”。让卡通成为消遣而非友伴,让安徒生与雨果成为真正的明灯闪闪。

  理性而不盲目,清醒而不茫然。在“不安”的时代求“安”。我相信,只要拥有对理想、对信念那份不渝的追求,我们的视线一定可以洞察“不安”社会的种种表相,稳住自己的阵脚,收获人生的至美。

  (周京昱 评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