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女教师:住着17处漏雨房 教山里孩子懂得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9:59   中国青年报

支教女教师:住着17处漏雨房教山里孩子懂得美
王莎支教的学校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一中

  王莎,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女孩用优秀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在天津美术学院读书的4年中,她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先后组织举办了“形象大使选拔赛”、“校情知识竞赛”等活动,创办了广播社、时尚社、跆拳道协会等社团。她还是天津市大学生艺术团的成员,曾多次获奖。

  本科毕业,以优异的综合成绩被保送研究生时,王莎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主动要求赴云南支教一年。

  王莎支教的学校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一中。一踏上这片土地,她的工作就异常繁忙——给高一的12个班上美术课;帮助近30个艺术考生在业余时间提高专业水平,其中有9名高三学生;节假日带着学生们去校外写生,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定期到大山深处的希望小学进行考察……

  她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当地人的命运,因此她总是在琢磨:怎么才能让学生多学些知识。

  在她来之前,当地的学生上美术课只能学一些美术史方面的知识。王莎为他们带来了设计思维课、礼仪课等崭新的课程,马上还要开设多媒体欣赏课。每次下课前,她总要留出10分钟自由提问时间,让学生们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每个问题她会耐心地一一解答。

  工作多,她经常熬夜。问她累不累,她说,确实累,虽然忙碌,但很充实。能把自己会的东西交给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觉得幸福。

  王莎住的地方很简陋,是一间潮湿的平房,里面只有床和桌椅。房子有17处漏雨的地方,雨下得大时,屋里就摆满了盆盆罐罐。

  一次下了课,一名学生关心地问她:“王老师,你的屋子漏雨还严重吗?”王莎说:“谢谢你的关心,漏雨也没关系,盆里叮咚的声音好像交响乐一样。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音乐,我很快乐。”

  的确,她总是用一种阳光的心态来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在一个雨下得很大的夜晚,她甚至还苦中作乐地写了首小诗:“秋雨绵绵洒南涧,吾舍十余若清泉。盆内叮咚抢作响,音符不歇致无眠。”

  除了承担南涧一中的教学工作,王莎还负责团南涧县委的部分助困工作。没课时,她就和当地的老师一起走进大山深处,走访那些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家庭。

  一名女生,父亲智障,母亲也体弱多病,她却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王莎将自己的部分衣物给了她。

  另一名女生,父亲患有严重的胸膜炎和哮喘,母亲的结肠炎久治不愈。哥哥考上云南师范大学后,全家靠卖粮食和家禽为生。这个瘦小的女孩学习成绩全班第一。没有工资的王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零花钱塞给了这个孩子。

  王莎的付出让她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回报。一天,王莎正在宿舍里备课,有一个孩子突然走进来,迅速用手量了量她的脚,笑着走了。过了几天,那孩子拿了一双千针万线缝成的布底鞋,送给王莎,用生硬的普通话说:“王老师,这里早晚寒气重,容易患风湿,您穿上布鞋暖暖脚,我妈妈说家里实在拿不出更好的东西,您不会嫌弃吧?”王莎热泪盈眶,哽咽着说:“谢谢你,孩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