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90后”:游走在东西方的夹缝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14:35   课堂内外(高中版)

新加坡“90后”:游走在东西方的夹缝间

  ◇张娇(左5) 出生于1990年7月23日 新加坡武吉班让政府中学(中国交换生)

  ◇我说

  新加坡是个多种族国家,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各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政府非常强调对不同价值观的宽容,引导国人要有包容的心态,使新加坡青少年大多活泼开朗、宽容友善,看事物也多是积极的眼光。新加坡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为“90后”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方面他们的生活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孩子的忧虑与愁苦;另一方面也因“安乐”,狮城少年大都胸无城府,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再加上社会价值与教育制度的东西融合,造就了这个国家“90后”的独特形象。

  ◇“90后”关键词:散漫 多才多艺 集体精神 怕输 纪律严格 尊崇权威 东西方

  75分就是最高等级成绩

  新加坡学生比中国学生散漫很多。

  他们听了课从不放在心上,考试前一天才临时抱佛脚,偶尔一个小作业常常隔几个星期才交,而且很少会认真对待。老师们不得已只好安排许多小考试,来确保学生四五个课时后会复习消化所授课程。为了督促他们学习,还必须将平时的作业,按一定比例计入年终成绩总分。

  他们因此也养成了习惯,做作业之前都要问老师“算不算入总分”、“算多少”,得到了明确的答复才会下笔去做。

  学习的科目虽多,比起中国的课程,就简单了太多——意思是只要智力正常,并能掌握好学习方法,再加点努力,就可以做个一等一的好学生。但这对很多新加坡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比如我们班上的同学,就常向我抱怨物理很难,我很理解——因为他们从不做物理作业,怎么会不难?只要想想中国学生是怎样做作业的,就能明白为什么许多新加坡学生成绩好不了。

  考试制度也迎合了大多数新加坡学生的水准,按照等级计算,每科100满分得75分以上就是最高等级A1。拿到中国去说考75分与100分没有区别,简直是荒谬之极,但在新加坡,包括许多西方国家,却是一项极为合理的制度。

  因为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一个考90分的学生,并不能证明他就要比另一个考75分学生优秀很多,相反,他们更希望要一个9科全考75分,而不是8科考90分剩下一科考45分的学生。

  这样的考试制度给了学生很多个人时间和空间。许多真正聪明的新加坡学生,花较少时间就可以取得“足够好”的成绩,然后把节省下的时间,用来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和特长,也正因如此,他们比大多数中国学生更多才多艺。

  “KIASU”精神

  新加坡学生虽然平时有些散漫,可是当他们认真起来,也是很可怕的。

  形容这一代总体性格特征的,有一个有名的专业词汇,2007年甚至被收入牛津辞典——“KIASU”,闽南语,意思是“怕输”。

  每逢什么考试,任何大小类型的比赛,他们都会非常紧张,很爱跟他人对比成绩。一个小小的班级测验,下课后便会聚起很多堆人讨论、对答案,一旦对出什么错误来,便心惊胆颤。我经常看着他们想,要是到中国来读书,那些轰炸般的大考小考,不把他们折腾出心脏病或者神经衰弱来才怪。

  成绩上怕输,其它方面更是要争。学校每年在考试之后,会组织一个班级之间的“啦啦队”比赛,实质上就是比哪个班声音大而已。说来好笑,因为我们班的总成绩不如另一个班,我们班同学就发誓一定要在“啦啦队”比赛上把那个班“镇”下去,一到周末,就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拼命地练。这种感天动地的精神,在我眼中,没有用对地方。

  对一个建国不过40多年、资源匮乏的小国来说,能取得今天享誉全球的成就,这种“KIASU”精神功不可没。新加坡的“90后”,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延续这种精神。

  尊崇权威到死板

  也许由于大多数新加坡“90后”都有手足,在家里并不像中国“90后”独生子女那样娇生惯养,与我们相比,他们显得更重视集体精神。同学之间也很容易相处,班上很少会出现性格乖僻孤傲的学生。

  整体上来说,“90后”的新加坡学生比中国学生更懂得遵守纪律、尊崇权威。

  在新加坡的学校,课堂虽然松散,整个校园的纪律却非常严格。学校有一个专门的职务叫做“训导主任”,每日负责检查学生头型服饰是否整洁,有没有遵守学校的规定。我所在学校的训导主任,是我一生中看到过的最恐怖的老师。每天他会从头到脚地打量从身边走过的每一个学生,发现有丝毫不对劲,比如说白色的校袜没有高过脚踝,他就会拽住那个学生,当着很多师生的面开始大声呵斥,“垃圾”、“废物”之类的粗话脏话,会不断从他嘴里蹦出来。

  有了这样的教育,你就不难理解,新加坡的法律和秩序,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新加坡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和老师相处很轻松愉快,但许多时候,老师说一学生绝不敢说二。比如,学校在放假之后要补课,我们这些外国学生便会问老师,为什么不可以考完后就补,要等学校组织出去玩了半个月后回来才开始,占用我们的假期时间。新加坡学生则毫不置疑,既然老师说是如此,那便是了。

  这些“90后”的新生代,和他们的前辈一样,对规则和权威的要求,都能一板一眼地遵循,好的一面叫“严格”,不好的一面就叫“死板”——这样的结果就是:新加坡是世界上贪污腐败最少的国家之一,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却很受质疑。

  东方与西方的夹缝

  新加坡很小,政府却一直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弹丸之地上聚集了许多博物馆和剧场,新加坡国立大学享誉海外,每年都会有许多世界著名歌手前来开演唱会。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按理说新加坡青少年应该是从小便深受艺术熏陶,很有文化底蕴,事实却不然。

  新加坡青少年夹在两种语言的教学制度中间,许多学生英文与中文都不能学得很地道,而新加坡要求学生多学语言的出发点,是为了便于跟别国做生意,很少会立足于文化升华。同时,面对西方俗文化的大量侵蚀,新加坡青少年既没有学到欧洲沉郁高雅的经典文化,又把东方的文化精髓抛到了脑后,以至于无论是与东方还是西方的同龄人比较起来,他们身上都缺少了一种文化浸濡后的气质。

  对此,新加坡学生倒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反正有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又不是一眼便能瞧出来的,而现代教育赋予他们的礼貌、风度、气质,至少让他们从外表看起来,也无伤大雅。

  这种置身于东西方夹缝中的尴尬,同样也是新加坡“90后”,在成长中无法逃避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