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浓缩了我和学生们几十年来的心血,陪我走过了28年的教学生涯。”在汉阳老教师王建军的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两个记载本,“每次翻开它们,我都激动不已。”
王建军曾先后在恩施师范专科学校(现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一中任语文教师。1978年12月的一个晚上,老校长来到教室,兴奋地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当时,大家都很高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大干一场了。”自此,王建军开始了大胆的教学改革。
为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欲望,他先试着将一些学生写的春联和作文投向几家报社和杂志,没想到竟全变成了铅字。紧接着,他自己的一篇教研论文也在《湖北教育》上刊出。这些处女作的问世,对当时在大山深处的王建军和学生们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此后,学生们的创作欲望空前高涨,春联、诗歌、小说、杂文等层出不穷,各种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地涌向了全国各级报刊。
为了纪念教改成功,他的第一个记载本——《1980年以来师生报刊用稿获奖记载》诞生了。他将大白纸裁成了16开的小张,在上面划出一些格子,装订成册,每一页上都详细记录了他和学生的发稿及获奖情况。随着优秀作品的增多,小小的记载本不断地做着补充,他没想到这一补就是28年。
1993年,王建军告别了工作24年的恩施,前往武汉三中任教。此时,记载本已补充到了53页,学生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不计其数。到武汉后,王建军依然拓展着自己的改革:“虽然教学对象从纯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变成了机灵的城市学生,但我的教学习惯并没有改变,还增添了不少新内容。”
除正常上课外,王建军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孩子们练习书法、阅读中外名著、参加社会实践、观看爱国影片,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每逢元旦和春节,他就给学生们教对联知识,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他们。
为记录这些点点滴滴,他又制作了一个新的记载本,现在已延续到了73页。他所教的七届高中生荣获各级语文和作文竞赛大奖达200多人,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400多篇。而他自己也是硕果累累,发表各类教学论文60多篇。2001年,湖北省政府授予王建军“特级教师”荣誉称号。“虽然它没有日记那样具体,没有传记那样详实,但它清楚地记载了我和学生们走过的教学科研轨迹。”虽然记载本因年代久远而泛黄,但王建军一拿起它就无限感慨:“它是祖国改革开放、教育领域发生沧海桑田变化的一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