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方大学需深入挖掘潜力提升发展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2日 10:18   中国教育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高等教育的动力也随之越来越强烈。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人数将达到3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中央政府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但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增加高等教育投资,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发展高等教育,满足本地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化将是必然趋势。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的目标,需要依靠大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来实现。

  而另一方面,尽管地方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据统计,全国地级行政区划中,没有设立本科院校的还有113个,占全国地级行政区划的33.93%。而绝大多数地级区市都把至少拥有一所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因此从数量上来看,地方高等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发展水平和层次上看,以2006年为例,教育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资助创新团队,部属高校54个,地方高校9个;“新世纪优秀人才”部属高校805人,地方高校132人;共批准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部属高校256个,地方高校157个;已批复建设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部属高校85个,地方高校41个;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部属高校42个,地方高校17个。可见,地方高等教育在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水平等方面与部属高校还存在较大差距,仍需深入挖掘潜力,提升发展水平。同时地方大学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交流、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等多方面问题都需要逐步得到解决,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地方大学的发展绝不只是地方的事情,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产生重要影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共性问题仅靠单个学校难以完成,需要地方高校共同探讨。既要争取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在内的多方面外部力量的支持,还要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高等教育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