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背景】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永久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而我国的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至18世纪末,一些西方国家还通过立法确立了教育公平的思想。进入21世纪,学术界又提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的观点。因此,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
【内容】
解决教育公平难题,先要普及义务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的改善基本办学条件、20世纪90年代基本实现“两基”目标、21世纪初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再到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迈向了均衡发展、追求教育公平的新阶段。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免费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实现了最初由条件最艰苦、攻坚难度最大的西部农村突破,后逐步向农村延伸,再向全国城乡全面辐射的渐进式推进的三次飞跃发展。
【意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教育公平、全面普及免费义务教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中国的综合国力获得了全面提升。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实现了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跨越。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真正确立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算起,用1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
【影响】
教育公平的逐步推进,使中国的受教育范围和水平显著提高,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义务教育问题,使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1999年,中国首次在人均受教育年限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惠及40多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约1.7亿名学生,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家庭负担,使农村“因贫辍学”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