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人才培养模式也该因时而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4日 16:29   新浪教育

  昨天,北京大学教务部公告称,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违纪作弊处理工作基本结束,期末考试共查处违纪作弊5起,均为夹带纸条或复习资料,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给予5起涉及作弊的学生记过取消学位处分。教务部发现,5起作弊中,有3起是大四学生。

  可能很多大四学生将过多的精力用在找工作、考研或出国留学上,而忽略了学习。(京华时报2009年1月1日)

  看到这则消息,首先感到的是惊诧:北大居然也有舞弊的学生?接着是敬佩:北大作为一座知名的高等学府能够敢于自揭遮羞布,公布其真实情况,勇于接受社会的监督。当然不是说北大不能有人舞弊,取巧只要是个人都想试试,当然笔者在这里不是鼓励取巧。但是笔者却从这条新闻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目前的形势,大四还要课程考试,毕业生们的压力是不是过于沉重了点,精力是否忙得过来?为此,不禁质疑:高校原有的培养模式是否也该因时而变。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考试模式等都还处于原有的水平,大学生们的观念变了,但是教育的体制却没有改变,学业、课程的学习固然重要,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找份理想的工作,之前就业压力尚未凸显的时候,他们可以踏踏实实学习完四年,应该说把培养计划划分成四年当然没有错,但是如今这样的分配方式显然不合时宜了,大学四年不但要学习,在这四年里,大学生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课程要完成,那就是就业,而就业恰恰是必须完成但却有难度、耗时间长的课程,如果依然坚持以前的高校培养模式、考试模式,那么学生只好从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里挤,一旦挤不过来,舞弊、取巧很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

  高校教育模式该如何因时而变呢?笔者认为这跟整个教育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大学的教育不是孤立的,和基础教育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现在很多人都正在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大学培养人才重在培养人才学习的能力和各种适应社会的素质,知识浩如烟海,要真正学习到真知识,社会才是真正的课堂。因此,建议基础教育在知识的学习上应该提前并且深度、广度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笔者这样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就目前的社会教育氛围而言,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渠道等条件要比以前好,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改变。而大学在成为学术专业化、知识深入化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迈入社会适合生存的各种素质。

  大四是大学生关键的一年,由于课程设置的类似于四年平均化,前三年显得大学生很自由、甚至很闲,而到了大四却要忙着论文、忙着考试、忙着实习,最重要的是为就业打算,这样的话,大学毕业生的精力和时间忙得过来吗?能不逼着有些人投机取巧吗?除了以上提到的建议教育的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在阶段上提前之外,也建议高校重新为大学生的四年做好一个规划,不要用老的模式去培养新时势下的人才,这样的结果一是让更多的人措手不及,让一些人投机取巧。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该因时而变,这是对人才负责的一种表现,合理地为大学生在模式上、课程设置上做好规划,要知道目前的大学四年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充裕,因此合理的规划显得极为重要,建议高校能否把就业纳入到这四年当中来,不然,大学生们一旦面对就业压力,真的是无所适从。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教育 时评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