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求职不宜打零工资价格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 10:28   新华报业网

  2009年沪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万人大关,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为了找工作,昨日清晨不到6时,天刚微微亮,许多大学毕业生就提前近3小时排起了长队。一些大学生也主动放低身段,对薪水没有太高的要求,还有人愿意“零工资”就业。(12月14日《东方早报》)

  金融危机之下,高薪白领们尚且人人自危,令人艳羡的大公司职员都还饭碗都难保。如此经济形势,对于即将毕业,面临求职大学生来说,当然不是个好消息。一来,饭碗的整体数量大为减少了,二来,饭碗少了不说,争抢饭碗的人还多了,大学毕业生绝对数量的增加之外,一些具备丰富工作经验但因金融海啸裁员而丢了饭碗的白领们同样会加入到有限饭碗的争夺战中,这无疑让求职竞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加剧。而相比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具备工作经验的白领们显然在各方面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优,大学毕业生要想在饭碗争夺战中成功突围并赢得饭碗,看来只能指望出奇制胜了。

  这不,现实中已不乏大学生为投用人单位所好,居然愿意以“零工资”就业。照理来说,对于身处金融海啸下的用人单位而言,成本无疑相当敏感,用人成本的高低当自然也会是其聘用人才时的关键要素。有道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学毕业生即便再缺乏经验,几个加起来也总应该不输一位有经验的竞聘者,假如大学生还愿意以“零工资”就业的话,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成本优势实在是相当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在饭碗总数不足,自身经验缺乏的劣势下,选择“打价格战”,甚至以“零工资”抛售甩卖的方式吸引用人单位,倒不失为一记必杀绝招。如此为用人单位所想,投用人单位所好的“零工资就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并成功在就业逆境中抢到饭碗,也完全可以期待。 

  不过,在笔者看来,大学生之所以愿意以“零工资”就业,当然更多出于就业形势艰难下的无奈,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营销手段,“打价格战”也未尝不可以成为求职者使用的策略,但是即便如此,大学毕业生以“零工资”就业依旧让人不敢恭维。

  首先,面对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效益不佳的现实困境,大学毕业生适当的降低要价以顺应市场的开明心态固然值得称许,但是,要价降低以致甘愿“零工资”就业与其说是大学生在主动顺应市场,倒不如说暴露出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信的缺乏。事实上,劳动力的价值当然应该由价格来体现,因此,只要大学毕业生拥有一技之长,愿意吃苦耐劳,具备创新与创业的精神,那么,即便经济形势再差,大学生身价再降,也不至于一文不值,实在是大可不必自降身价到“零工资”去委曲求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面对愿意“零工资”就业的大学生,恐怕反倒要心中犯嘀咕,并继而怀疑应聘者的能力与水平,并想起“便宜没好货”这句颠扑不破的真理来。 

  其次,作为大学毕业生,当然应该具备起码的法律观念与权利意识才是,这就好比商家打价格战也必须不违反“恶性竞争”的底线一个道理,大学毕业生求职体现自身成本优势,当然也应有法律底线才是。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是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支付的底线薪资,“零工资”显然是对这一基本条款的违反。此外,作为现代公民,大学毕业生当然应该具备自我保护的权利意识才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零工资”就业不仅是对自身权利的让度,更是对一些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行为的纵容。用“零工资”就业占得饭碗先机的好算盘,最终却极有可能种下“劳资纠纷”种子,并自食“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苦果。这恐怕绝非“零工资”就业大学生们所期望的吧。

  一言以蔽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当然是铁的事实,但是,因为有困境便放弃底线,甚至让度权利,却是缺乏自信和权利意识的不智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找饭碗即便要“打价格战”,也不宜用“零工资”来恶性竞争。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零工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