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议:学生“减负”的关键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10:21   青海日报

  浙江金华“好学生”铁锤弑母事件,再次敲醒了人们,使学生“减负”问题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热点,引起各界重视。这些年来,教育部门先后49次发出要为学生“减负”的通知,然而收效甚微,尤其是近年来,个别学生因为不堪重负起而反抗的行为更是骇人听闻。

  缘何学生减负问题会如此之难?情况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而言之,涉及教育的体制以及种种具体的政策;小而言之,学校教师的升学压力、学生家长的素质心理、学生本人的不同承受能力等等,甚至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精神状态,心情好坏,作业环境等微妙因素,都会成为影响“减负”的种种因素,阻碍减负。如此看来,学生“减负”情况复杂,由来已久。

  首先,“减负”的前提是定负。学生的负担多少为重?应该有个大体统一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教学大纲。中国的教学大纲,应该符合国情,体现特色,轻重适度。只要这个大纲的定负是合理的,通过教学双方的努力和社会家长的配合,大纲规定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便不存在什么“减负”问题。因此,是否“减负”,如何“减负”,说到底就是大纲定负的合理程度有多高。可见,减负根子在上面,它不是单纯的类似增减作业这些数学上的加减问题,而是关系到教育制度的根本改革问题。

  其次,“减负”的关键是教方。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与教师,理当有良好的教德师德,千方百计改进教育方法,摸索教学规律,潜心教书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师的负担重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便轻,因为“教不学,师之惰”,在日益重视知识重视教育投入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广大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下,只有惰教的老师,没有懒学的学生。如果学校教师教学水平高,真正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书育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把学生当做谋私和出气惩罚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情趣、家长的心理状态定然是另一番景象。“超纲”的种种做法,导致学生和家长重负的心理压力,许多直接、间接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的现象,不就是来自教方么?教育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因为教方为人师表,稍有不慎影响殊大,误人子弟。

  第三,“减负”的出路在于“减压”。在以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教师和家长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统统转嫁到学生身上。如果这一根本体制不改革,素质教育不到位,学生的心理负担是永远减不下来的,“减负”不减压,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空喊。减压的出路在于改革体制,包括教育体制之外的种种变革,比如社会用人用工制度的改革,净化社会风气的改革,整顿教师队伍打破铁饭碗让老师竞争上岗,转变人们成材观念择业观念的教育等等,因为教育问题牵涉面广,“减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教师和学生面对的各种压力小了,便有了教学相长的基础,有了兢兢业业执教与渴求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就能有效“减负”。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