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民教育讲坛第八期:艺术与社会的实践与思考(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 17:07   新浪教育
主讲嘉宾激情演讲
主讲嘉宾激情演讲

  我们再看看张大千先生1944年画的《二马图》,创作时期恰好在日军入侵中国的时候,作品和社会现实完全没有关系。有一个画家不一样,就是蒋兆和,他在1943年画的《流民图》,12米长,表现了日本军队入侵中国以后老百姓逃难的情况。他为什么跟其他的画家不一样?看简历才知道他喜欢鲁迅的书籍,也喜欢德国版画家柯勒惠支,强调作品要表达跟社会有关系的内容。这个作品展出时,被日本军方强行关闭,在当时算“前卫”艺术。齐白石的画很多人喜欢,但跟社会也没有关系。日本军队进入北京以后,他很愤怒,但只是闭门谢客,以不给日本人卖画表示自己的气节,作品上没有任何表达。

  我们下面看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美术的一些代表作品。王式廓的作品《血衣》,是经典作品。画面中间是一个地主,低着头。周围的农民怀着深仇大恨在控诉他,包括拿血衣的农民。这个作品配合了政府的土改政策,要把地主的财产和土地分给农民。分以前,先要把地主批臭,当时全国的农村都在斗地主,画家也积极配合了政府的政策。画家在1949年以后,是按照宣传的口径来创作作品的。我相信当时的画家是发自内心创作这些作品的。

  1949年后的中国艺术家是如此这般地把艺术和社会结合到一起的。

  油画《天安门前留个影》,这是中央美术学院老师孙滋溪1964年的作品。1964年是特别的年代。因为大跃进和所谓“自然灾害”的原因,1960—1962年期间中国发生了大饥荒,死了很多人,虽然死亡人数有争议,但饥荒是肯定有的。我印象当中这几年绝对没有反映饥荒的作品。1964年国家政策调整以后,社会经过修生养息,缓过劲来后出现这样的作品是很正常的。这个作品大红大绿,表现一种欢快的气氛,具有中国民间美术的特色,强调红色,天很蓝,是非常主观的。另外构图非常端正,有民族特色。这张画同时又是讲故事的作品。大家看这群人,是来自一个村的,国庆结伴到北京来观礼,有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有复员军人,都有身份特征,画面在讲一个社会充满信心的故事,我觉得这个艺术家也是很真诚的。

  到了1966年文革期间,这个《毛主席去安源》的作品被翻印了9亿张。这是北京画院的刘春华先生画的,表现了当年毛泽东在安源发动革命的场景。因为毛泽东在60年代的时候,也就老百姓心里的神,作品神化了毛泽东。

  作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是1972年陈衍宁创作的。按照专业角度看,技术扎实。画中所有人的脸都是红的,那时不能画灰,除非画国民党或者是坏人。所有人都长得很像,那时候都有一个模式,贫下中农是浓眉大眼,女的都是双眼皮,笑容也一样,完全没有个性。

  关于知青题材,我选了三幅作品,这幅叫《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表现的是文革期间的知青下乡运动。我也是知青,在农村待过三年。当时的红卫兵在文革造反以后,没有地方安置,就被发配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实际上就是变相失业。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父母亲都哭哭啼啼的,有些孩子去得很远,比如北京知青到延安到北大荒,条件非常艰苦。而艺术家在作品里呈现的却是欢天喜地的气氛。

  比如油画《春风杨柳》,表达的是“革命浪漫主义”情绪,画面描绘的是一群知青落户到一个生产队第一天的情节。主角是女知青,戴大红花,看这个作品根本看不出来知青的艰苦,完全是一种欢快的氛围,这可能是艺术家当时主要感受。

  大家看下面一张就不一样了,这幅叫做《青春》的作品是80年代何多苓创作的。这个作品和前面的完全不同,同样是表现知青,这幅作品却表达了青年对前途的迷茫和青春的无奈。这个作品在几年前的“文革”期间是不可能出现的。

  80年代罗中立的作品《父亲》,以领袖肖像的尺度画了一位饱经沧桑的农民形象。形式上有一定新意,吸收了美国画家克罗斯的风格。克氏画的都是自己的邻居、朋友,没有特定的指向。罗中立在作品里寄予了对农民的同情,也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积极介入。在当时是前卫的。

  同一时期,在德国有一些艺术家也在做着有意义的工作。这是德国最著名的艺术家——基辅的作品,主要是表达德国纳粹时期沉重的话题和恐怖,他的作品始终跟二战时期的德国历史有关系。

  这是法国一个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不是绘画。是动态照片,另外有灯光。这个作品表现的是德国大汉堡街的犹太学童们的肖像,这些学童被德国人关进集中营,几乎没有活着出来。艺术家用这样形式的作品反思和追问纳粹时期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历史。作品形式感是强烈的,内容是沉重的。这位艺术家叫泊尔坦斯基。

  同时期我们也有反思“文革”的作品。高晓华1980的作品《为什么》,年轻人也许不知道,在“文革”时这个场面是真实情况,当时的中国几乎是在内战。高晓华是重庆人,那里有很多兵工厂。我见过武斗,最厉害的是枪,一般的情况下是大刀、长矛。可是在重庆,在嘉陵江上,有炮有军舰在打,还有坦克参战。

  这个作品叫做《1968年某月某日雪》,是受苏里科夫的作品《禁卫军临刑的早晨》的影响,巡回画派风格。描绘的是“文革”中的某个中学同学分成了两派,一派把另一派用武力攻下来以后的惨烈情景。这个作品虽然在形式上没有突破,但是作为直接反思和否定“文革”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很重要的。

  张晓刚在80年代创作了一个图式,来解释1949年以后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当时的衣服都是灰色的,目光呆滞,大概是这个意思。这也是一种介入社会的方式。在80年代,这个作品是不被主流接受的,但现在完全是主流了。

  实践、思考

  关键词:边疆风情、环境、民工、矿难、矿工肖像、文革。

  这个叫做《馕房》的作品是我研究生时期的毕业创作。我当时对社会的认识就是这个水平,只看到纯朴表面的生活。

  这是1994年的作品,没多大进步,画的是西藏的边疆风情。从技术上讲,构图的技巧,人物塑造,气氛都是不错的,也比较完整。

  这是1997年开始,用2年时间画一幅比较大的作品,叫做《酸雨》,我开始把目光从遥远的边疆收回来,放在周边的问题上。当时我在广州生活,污染非常严重,我就想用作品表达关注。环境污染是个重大问题。这个作品没有故事情节,是我的一个进步,整个画面是单一的硫黄的颜色,用雨衣和塑料布来表达水与雾的气氛。

  这是风景作品《北韩核设施鸟瞰》。不要以为风景就是小桥流水。核设施鸟瞰,也是风景。我反对北韩有核武器。

  这个是2004年的作品《工棚》,有人批评我旧瓶装新酒,我觉得批评得对。这个形式是我以前用过的,很旧。 “新酒”就是民工的生存状态。我在人大工作,人大在建大楼,我当时想画建筑大楼的工人,一是记录他们,再一个是还想表达对民工的尊敬,虽然民工脏,没有受多少教育,他们打工养家糊口,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尊严。经济高速发展,我们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是这些人做了很多的牺牲。不过我不满意这个作品,刚才说这个“瓶子”没有换,这个“瓶子”是“作品形式”的意思。

  也是因为矿难,我也注意到了矿工。我到北京门头沟煤矿下面看过,在井下挖煤的其实都是农民工,他们都是农村来的。我当时想画一个类似以前画过的大场面作品。所以我去拍了很多图片,画了一些小稿。一天,我在电脑屏幕上发现,他们的面孔——被煤染黑的面孔本身就非常说明问题,于是我放弃了很多人挤在一起的老构图,改用很大幅的成组的肖像来表现矿工。

  当代美术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公众美术馆时代已经到来。还有,我们观看艺术作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因为在几十年前,没有巨大的广告和图像,而今天图像铺天盖地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而且图象非常巨大。我们过去看中国画,在案头上看,拿在手上看。现在不可以了,必须要很大的尺寸才有效果,才可以瞬间表达艺术家要说的问题。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