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民教育讲坛第八期:艺术与社会的实践与思考(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 17:07   新浪教育
新民教育讲坛现场直击
新民教育讲坛现场直击

  张志新,大家知不知道?她是“文革”后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人大毕业的,她的妹妹在展览开幕的时候也来了。在“文革”中间,因对文化大革命和对毛泽东质疑的言论而被捕。1975年,“文革”将要结束前被枪杀。当时,作为反革命枪毙的人很多,但她的死很特别,在临刑前,因为怕她喊口号,在头天就把她的气管割断了。这个细节在《人民日报》披露后令全国人民震惊。发表她的事迹用意当然是否定文化大革命。不过现在她的肖像又难以发表了。前一段我有一个画册就是因为有她的肖像不可以出版。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这是巴金,提倡要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么多年建立不起来。他写了反思“文革”的书——《随想录》,这是巴金60年代的形象。

  这个人叫刘小青,是小人物,北京知青。下乡后找了当地的女农民结了婚,就再也没有回来。他现在还在小城里卖烧饼。为什么画他?他是千千万万小人物之一,因为“文革”的关系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觉得他和他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这个人是卞仲云,北师大女子附中校长。1966年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有一个叫宋彬彬的女中学生,给毛泽东戴红卫兵袖章,这张图片传播很广。毛主席问她,你叫宋彬彬?你应该叫宋要武嘛。从那以后,中国的武斗愈演愈烈,当时北京掀起了学生打老师的风气。北师大女子附中,都是女孩,卞仲耘就是在女学生的棍棒下被打死的。作为一个受难者,我很早就把她收到作品里面。多少年了,打她的人没有一个站出来承认或者忏悔的,没有一个。宋彬彬就是这个学校的。右边的是卞仲云的先生王晶尧,现在还活着,80多岁,我的展览最后一天碰见了他,觉得很感动。因为我一直想找他,找不到。做这个作品有一个环节,需要和当事人签订肖像使用授权书,名人的肖像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般人的肖像必须授权,否则就不合法。王晶尧在卞仲耘被打死的当天就买了一个照相机,把血衣和贴在家门上所有的大字报都拍下来了,这些照片都在,他不断用这些照片申诉,一直没有人回应。后来有一个艺术家拍了一个纪录片,叫《我虽死去》。当时卞仲耘画了一半,后来又找到王晶尧的照片,把他们画在了一起。

  顾准被誉为中国第一代思想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今年人大有一个活动,让教授推荐书给学生阅读。我推荐两本,一个叫《顾准日记》,一个叫《顾准文集》。顾准日记在咱们的国家图书馆肯定有,年轻人可以找来看看。尤其是《顾准日记》,非常鲜活地记录了他成为“右派”以后,在1960年代左右遭遇的所有细节,写的非常真实。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这是张春桥,所谓的“四人帮”之一,我画的是他笑的肖像,他是不爱笑的。他在审判的时候,我看了审判的全过程,一句话都没有说。

  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他受残酷迫害的原因就是他写了一个历史剧《海瑞罢官》。他应毛主席的建议,研究海瑞,而因《海瑞罢官》受到酷迫害,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自杀。

  陈永贵,“文革”中标志性的人物,资料是我最先找到的。名人好找,名人百度,江青、陈永贵图像一大堆,我就先画这些人。他是大寨的书记,毛泽东树立的农业典型,后来平步青云,当了国务院副总理,他识字很少,文件都不会签。

  这位大家都认识吧,曾经是咱们的林彪副主席,他们家人看过,他们很满意的,因为没有丑化。他的简历都是引用的官方的,比方说他坐飞机掉下来,摔死,我都是打着引号,我也不知道内幕,只能引用。

  梁思成,建筑学家,他的故事也很多,我也做了他夫人的录像采访。

  这个是沈莉莉,文化大革命时,她当时6、7岁,看到父亲被批斗,脖子上挂着大木头牌子,她受了刺激,得了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很惨,本来是很漂亮的小姑娘。我也把她画出来,当作一个例子。

  华国锋,也是“文革”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是 “文革”结束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这是展览现场,这是录像播放的情况,左边是田家英,毛泽东的秘书;右边是水天光,著名评论家水天中的妹妹。这是杨丽坤,一个演员,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的女主角,“文革”中间她也是被整,后期精神失常。这个是王洪文,年轻英俊,副主席。也是“四人帮”之一。

  这是展览现场,右边是遇罗克,一个重要的“文革”人物。这是遇罗克的弟弟。遇罗克1970年在首都体育场公判大会后被枪毙的,死的时候28岁。他是怎么死的呢?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有一种叫“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思潮:如果你父亲是工人,或者是军人,总之是革命者,那孩子就是革命接班人;如果你们家是地主成分,生下的孩子就是地主的后代,是狗崽子,是贱民。这叫“血统论”,在文革时期很流行。遇罗克父亲曾经在日本留学,是工程师,建筑方面有造诣,1957年被打成“右派”,遇罗克为什么写《出身论》?他成绩好,就是考不上任何学校,当时的政策规定,“右派”分子的孩子没有机会升学、工作。今天看来是荒谬的,可当时这是一种流行思潮。遇罗克针对这个写了《出身论》,非常轰动,他从理论上证明“血统论”的荒谬。 “文革”时期,中国完全是在中世纪,常识性的问题都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他写了《出身论》以后,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说他是反革命,把他抓了起来,审问了无数次,问他后面有什么人。他认为我写这个东西怎么能死呢?最后还是被枪毙了。是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宣判的,那个体育场能坐好几万群众,都跟着喊口号,难道这些人不是帮凶吗?为什么我要画普通人,普通人在“文革”中是有责任的,就像德国人一样,德国人选了希特勒,所有德国人都参与了纳粹迫害犹太人和发动战争的行为,所以德国人今天的深刻反思是很了不起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有责任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做得很不够,把文革浩劫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四人帮”。

  我的作品就讲到这里。我们再看看当代与 “文革”题材有关的作品。1980年代反思“文革”的作品,有一些受了苏联作品的影响,文学情节式的。

  表现“文革”的作品经历了几个阶段。80年代的思潮基本是否定文革的;90年代借用西方当代艺术的形式消解过去主流艺术的伪宏大叙事方式。比方这个,是吸收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安迪·沃霍尔作品的形式,用流行波普的方式来反映文革题材。这个作品开始出现的时候,是有进步意义的。为什么?在这之前,社会主义美术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方式。但大家注意一个问题,你从这些作品中无法知道“文革”的真实性和残酷性,细节全都没有。现在看反而有娱乐化的倾向,年轻人看到这样的作品,觉得应该回到“文革”时期多好,画面上的人物很甜蜜,很浪漫,完全符合现在年轻人浪漫想象。通过这些作品对历史进行追问和探究,在新时期是无效的。

  “历史众生相”这个作品是怎么做的?它包括在网上征集普通人的照片简历、下载、签订肖像协议书、收集个案,还有访谈影像和肖像绘制等。为什么这样做?对比刚才那些作品,这个时代要去追问历史,而不是简单的否定,要考虑“文革”产生的文化因素,民族秉性文化传承的因素都要考虑。“文革”匆匆过去了,这些东西都没有深入研究,不仅被遗忘,而且被人为屏蔽了。这样一来,我们中国人丧失了一个机会,本来通过“文革”的反思可以使我们在公民意识的觉醒进程上推进一步,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现在年轻人对于“文革”的了解是模糊的,文革时被遗忘的,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这个作品。既是写实的肖像,人物简历文本清清楚楚,只要看这个作品,就会知道文革的细节。所以在今天,针对遗忘和屏蔽,这个作品是有效的。

  这个是我收集到的照片,各种各样的,这是沈莉莉留下的。这是当时填的表格、照片,以及有些当事人的照片。这是我做的采访的情况、工作情况。

  这个是工作情况,我在肖像画面上抄写人物简历。我的字很难看,但这不是书法,能看清楚内容就行。

  这是包泡,一个雕塑家,抄他自己的简历,包泡也是个人物。这是水天中,抄写他妹妹的简历。《历史众生相》这个作品是开放的,不断有变化。

  这是画室情况,这是我在画郭世英的情况。

  我简单说一下作品的形式和思考。用肖像和文本切入历史,新瓶装新酒。刚才是旧瓶装新酒。这个瓶子就是形式,在艺术创作当中,不论是戏剧、电影、文学、美术,形式是非常重要。再一个就是,这么多的肖像的集合才是一个完整作品,每个肖像只是作品的一个局部一个枝节,不能用传统的老方法来评估这件作品。

  我觉得当代艺术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要社会广泛的参与性。你要让大众知道、理解,这很重要。

  当代艺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你的作品要涉及大问题,矿工境遇是不是问题?是。文革是不是问题,是更大的问题。当代艺术应该主动的介入社会。我自己心目中绘画史上最有尊严的画家是文艺复兴时期,他们的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和启蒙意义,他们的作品在教堂里,作品宣示了人的价值,所有教堂里面都有他们的作品,有无数人被影响。画家圈子是很很小的。作品应该介入社会,让很多人参与,要看得懂内容,要人人们有兴趣关注。

  这是国内媒体关于展览的报道,有关这个展览的报道尽管很困难,但还是很多媒体在报道。中青报第一次没有发表出来,第二次又在想办法发。网络上的报道比较多。

  对我这个作品质疑的、反对的声音,第一条就是揪住历史,不往前看,揭疮疤。有一批人的看法是,你为什么不歌功颂歌呢?为什么不说好的呢?我说有,在CCTV,《人民日报》天天都在说好,我再说不是没意义嘛,还不如说点别人不说的。第二条就是平铺直叙,没观点。为什么没观点?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文革”被忘了,我这个作品是针对遗忘问题的,观点很清楚,就是反对遗忘。有人说不该涉及政治,艺术能逃脱政治吗?艺术天天都被政治干涉。艺术作品不参与政治,政治就来参与你。你看当时的艺术家还不是要画血衣吗?就是现在,一些作品也经常被勒令关闭和屏蔽,另外,有人说像连环画、大杂志、碳画像,这都没有关系。因为现代艺术没有特别的规定,不像油画又怎么样呢?,我用水粉画、丙烯画不可以吗?这个没问题。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不当代,我觉得当代与否不重要,重要是你的作品高贵不高贵,是不是好,这是一点。第二点,其实他们都只看局部,这个作品整体的呈现方式,他们没看明白。所以说我刚才说,德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有人说对他说最近你的书卖的不错,他很生气,他说我的书难道有这么多人看懂吗?他觉得书卖得好是对他作品的贬低,他觉得看不懂的人多他的作品才伟大。举这个例子是说,对于反对和责难《众生相1966——1976》的声音我毫不在意。我觉得真正的实验性的作品总是在边缘的,总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最后,我还要讲一下,我的“四项创作基本原则”,第一条,人文情怀,贴近现实;第二条,题材重大,指向清晰,第三,具像写实,因为在中国是后农业社会,大家首先要看得懂,要具像;第四,要突破,讲究形式。你的构思很好,但形式陈旧,这个东西基本还是垃圾。

  我的一点感言。首先,从事艺术是“高风险”行业,主要是很难成功, 95%都没有大成就,这一点学画的人一定要注意。其次,艺术家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最近在网上,美术圈也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不是学了电脑,学了会计有了知识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特点是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自由精神,艺术家如果首先能够做到是个知识分子,作品才会有深度。才会感染人,才有看头,因为社会进步了,和20年前相比,人们对于艺术的要求大大提高。只有形式和技巧的作品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了。最后一点是,知识口径要宽,基础要厚,才可能成为大艺术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