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成才途径多元化 高考人数下降并非坏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3日 11:46   春城晚报

  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的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化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前几天《春城晚报》封面赫然写着当地考生70%的入学率。如此高的入学率怕是达到普及阶段了吧?物以稀为贵,“生产”那么多的大学生,含金量不下降才怪。那些独辟蹊径,不去参加高考,学一门手艺的学子难说是更明智的选择。前不久麦可思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用数字说话,技术学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竞争力不比本科生差,甚至更加务实的学习让他们更容易找工作。

  有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让孩子高中就到国外留学,那些孩子未必在国内就考不上大学,去到国外只为接受更好的教育。还有的换了一种成才环境,如入伍参军、报效祖国;有歌唱表演等天赋,去参加选秀比赛也是一种成才的途径;有体育天赋的,从小备战奥运会,难说成为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将。文艺体育人才的特殊性也让他们受教育的模式和“高考大军”不同,条条大道通罗马,不必非得在高考一棵树上吊死。

  我坚决反对“读书无用论”,但实事求是地说,到了具体的人身上,有些为了备战高考很努力掌握的知识的确用不上。前两天,看到网上江苏考生抱怨今年数学偏难,出于好奇下载了数学真题来看,顿时傻眼了,别说江苏卷就连全国卷我也一题也不会做。想当年读高中的时候我还算挺优秀的理科生,大学改学文科以来,近十年没碰数学,解题思路全忘了。但想一想,那些数学公式、模型现实生活中的确用不到,我只需掌握简单的算术不要买菜时被算计就行了。如果我不参加高考,不会做那些数学题,并不意味着我在知识结构上低人一等。    

  从成才途径多元化的角度看,高考人数下降也未必是坏事。现在的问题是,其他成才的途径还不够丰富、不够健全,还需要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去参加高考的孩子,如果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机构让他们继续深造,仅凭中学毕业那点基本的文化知识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