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状元数量不是清华北大炫耀的资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 11:13   春城晚报

  7月20日《京华时报》的一则消息挺有意思,清华招生办表示,今年,全国九成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的文科第一名填报了清华并被录取,总数连续第四年位列全国高校榜首。而根据北大披露的数据,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文理第一名被北大录取,显然,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比例已远远大于100%。    

  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把那些“裸分状元”、“加分状元”、“保送编外状元”等林林总总的名目算上,我相信清华北大所公布的数字都是真实的。问题是,高考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那可是所属中学的成绩,是基础教育的功劳,与清华北大的培养一点干系也没有。    

  两所高校把各省市最高分的考生招之麾下,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其口碑与声誉。清华北大历来都难分伯仲,数据打架,在获得高考状元孰多孰少上较真,背后存在一争高下的心理。但要是某所高校状元少了,难道真说明就是“老二”吗?一般人眼里,清华理工科强,北大文科更胜一筹,两校的高考状元数量其实并无太多可比性。值得注意的是,最高分的考生越来越青睐经济管理等赚钱的专业,并没有上该校传统强势学科。    

  高考能取得第一名不是清华北大的成绩,于是有网友称,要比就比谁获得诺贝尔奖人数多。马上有人跟帖:两校是一样的,是0比0。前段时间还有研究机构一本正经地统计出,“高考状元”在职业发展上较少有出类拔萃者,相应的成绩平平的学生成功的比例更大。我倒觉得不能用这个统计去指责“高考状元”纯属高分低能,本身高考状元一省不过两三个,比例极小,而成绩一般者占绝大多数,按概率来说10000人里面有一个成功几率更大。另外,功利化的成功标准,取决于很多因素,特别是家庭背景,而不单单是勤奋努力,这样一来,“高考状元”在学习上的优势就丧失了。    

  清华北大不去比通过高校的培养让优秀生源更优秀,却热衷于去比毫无关系的“高考状元”数量,这或许是两所高校底气不足,更是一种中国式的耻辱。能考得状元,至少说明这个年轻人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恒心,甘于寂寞的勇气……而这些可贵的品质并不能帮助他们获取事业上的成功,甚至一些隐忍和固执反而成为他们成功之路的绊脚石,这才是大学需要反思的地方。    

  要是这些高考状元们注定今后的道路不再是一帆风顺,那么清华北大重视他们,统计他们的数量,给他们奖学金只能算是一种纪念。我还看过,有的地方年鉴中,赫然记录着当地历届高考状元及进北大、清华学生目录。“而今迈进从头越”,高考的成功,只能算18岁以前学业上的成绩。多年以后,或许他们在失意时回忆起当年的精神,又鼓起勇气坚持自我。(普嘉)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