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殷智贤:有些问题我们过一会再继续讨论,还是请你继续讲大脑的秘密。
刘学颂:好的。孩子的大脑发育是有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期是有不同的特征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说他多大了我们还是按照同样的方式去教育他。 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时期,一个是出生以后3个月到4岁,第二个阶段是7-9岁,第三个阶段就是10岁的时候。出生3个月到4岁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眼睛几乎是看不见的,只能看清30公分左右远的地方,就是妈妈的乳房,他吃奶的地方。然后到了3个月之后,他就可以看清妈妈的脸、妈妈的表情,他会根据妈妈的表情作出反应,是笑还是哭,还是什么样的反应。所以孩子实际上是看着妈妈的表情形成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情绪结构、判断和理解的标准。所以其实妈妈是开启孩子才能大门的第一人,每一个妈妈一定要对自己有自信,因为孩子在我们肚子里的时候就跟我们共同成长同呼吸,听着我们的心跳、听着我们的声音,感受着我们的味道、体温生长起来的,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有自信。在出生3个月到4岁的阶段,更主要的就是给孩子更多的爱,一定要去爱护他,皮肤的接触、肌肤的相亲,要去鼓励他,要对他笑,要对他多说话,要像伙伴一样跟他玩。经过这样爱的教育的孩子,他就会特别的容易感情很丰富,很愿意跟人沟通,同时他会对很多事情和人喜欢,他会有兴趣,这是这个时候孩子的特点。 出生3个月到4岁的阶段,这时候孩子有几个本能。他喜欢竞争,喜欢寻找同伴,还有一个就是特别的喜欢得到表扬,所以作为妈妈要帮他开启这三个开关。比如说我们妈妈跟小孩出去跑步的时候,经常故意输给他,让给他,孩子很愿意得第一名。这个时候实际上不应该说我让着你,其实孩子总有一天要发现的,我是大人我退后几步然后大家全力去拼搏,这个时候他才会有成就感。
主持人殷智贤:不要说真的假装我跑不过你,这是假的。
刘学颂:对,你要让孩子看到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要全力拼搏,所以妈妈应该退后几步。第二个这个时候的孩子很喜欢寻找同伴,尤其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要尽量创造他跟小朋友、跟伙伴们一起玩的环境。同时,要一点点地让他去努力,然后不断地表扬他,稍微做好一点就表扬他。
主持人殷智贤:那会不会助长孩子骄傲的情绪呢?
刘学颂:不会。
主持人殷智贤:为什么呢?
刘学颂:因为大脑细胞的发育,一直到4岁之前脑神经细胞在不断的增加,这个时候实际上真正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突触,一般说突触越多孩子越聪明,突触就是连接外部的信息和你脑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回路。突触越多,孩子会越聪明,一般也这么说。但是实际上0-4岁的时候,这个突触还没有发育成型,是发育没成熟的状态,而这个时候脑细胞却在不断的增加,实际上他便于学习的突触还不成熟的时候,如果你让孩子过多的学习、过多的精英教育、填鸭式地灌输很多知识,反而会伤害孩子,因为他的突触并不成熟。到4岁之前他的脑细胞在增长,但是他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增长,因为突触不够。到了4岁之后,脑细胞要进行一些精简和修剪,所谓到了4岁的时候孩子脑细胞是到了最高点,从4岁开始修剪、精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就像我们有时候感觉在一个组织当中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就好了,因为他会影响整个组织的效率、和谐程度,所以把他们刨除了就好了,这是一样的道理。
主持人殷智贤:大脑的精简原则有吗?它基于什么原则把谁给修掉谁给保留?
刘学颂:这是生理自我发育的状态,但是我们家长可以通过习惯的培养帮助他完成修剪的过程,基本上到9岁之前精简过程就完成了。7-9岁为什么重要呢?因为这个过程当中精简要完成。当然随着脑神经细胞的精简,突触会正向的不断增长,也就是他的学习能力会不断的增长。7-9岁我们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习惯,这个时候很重要的就是善恶的分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要去喜欢别人、尊敬别人,要怀着一颗感动的心去听别人说话,做什么事情要一丝不苟。这些都是要妈妈通过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培养一些这样的习惯,才能保证孩子可以更好地完成修剪和精简的过程。随着修剪和精简过程顺利的完成,突触会不断的增加,而这个突触会帮助你的学习能力不断地提高。如果精简做得不好的话,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就很难有所期待。 还有第三个重要的时期,就是10岁的时候。因为小孩到了10岁基本大脑发育和成人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这个时候要更加进一步磨炼他的习惯,尊重别人、喜欢你的老师、喜欢你周围的人,针对目标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地做,不要在乎结果,而是要在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这是10岁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习惯。实际上很多妈妈觉得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孩子更加聪明呢?是不是让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记忆?实际上越学习并不一定保证越聪明,我们现在接受很多早教,很多学习课外的东西,进行一些辅导、用脑的开发、脑力的开发。其实无非就是在短时间内给孩子的脑更多的刺激,让他脑部的血可以流动得更快,对刺激的反应可以更快。但实际上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掐一下大脑,我们敲一敲,这些也是在给他刺激。
主持人殷智贤:对,也能让血流的速度更快,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变得更聪明。
刘学颂:对。所以真正的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还是顺应他的本能,因为我们什么事情不顺应本能是做不好的,顺应他的本能,活用他的本能,把刚才信息的流程过程中,培养一些帮助他锻炼主要的7个部位的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殷智贤:那林老师有没有具体的指导,就是说我们能够使这七个区域健康的发育,我们指小孩子,并且最后建立一个比较和谐的系统。作为妈妈应该给孩子培养哪7个主要习惯,可以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
刘学颂:我下面会讲这7个习惯,但是在讲之前我还是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辅助说明这7个习惯。比如说我们会经常发现孩子记了就忘,学了就忘。
主持人殷智贤:所以现在有很多学习机,据说能帮你增强记忆力。
刘学颂:实际上人的大脑的本能就是三天就忘,现在你能想起来三天前的晚饭吃的是什么吗?因为如果天天大量的信息不断进入我们脑子的时候,会爆炸的。
主持人殷智贤:遗忘的速度会更快,不用三天。
刘学颂:对,所以就会不断的忘记,他觉得不太重要的事情随时都会忘记。而什么记忆可以让大脑优先记住,尽可能记住呢?就是体验记忆。就是让他在这个事情当中去体验,我们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就是在外面的体验是一种方式。另外还有一个,其实我们坐在教室里、坐在家里同样可以体验,比如说林教授是研究遗传基因,他总是想象自己就是遗传基因,如果我是一个遗传基因我会怎么做。就是通过体验,通过跟对方一体来寻找他研究的方向,他说很多好的想法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还有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好的习惯,我儿子6岁了,我每天晚上给他讲睡前故事,他特别喜欢阿童木、面包超人。在讲的过程中,把儿子做成主人公阿童木,他是阿童木、孙悟空、面包超人去发展故事的情节,孩子会觉得特别激动,对于很多故事情节记得特别清楚。所以我们如果为了提高孩子好的记忆力,最重要的就是体验记忆,尽可能的让他通过体验。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后面会讲失败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还有一种能力,就是我如何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因为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很好,但是体育也不差,他身体很好很健康,如果过度的学习不重视运动的话,那孩子健康失去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叫文武两脑,就是文武双全能文能武的孩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叫做空间认知能力。所谓空间认知能力,就是我看到一个物体瞬间把握它的形状、方向、位置、气味,瞬间把握形成概念的能力。
主持人殷智贤:而且能看清它跟周围事物的关系。
刘学颂:对,并且迅速在大脑中产生联想。比如说我说明天早上9点必须完成,你脑子里立刻就反映出到明天早上9点还有多少小时。就是他会瞬间把握,并且做出一个联想的能力,叫空间认知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它既能促进你的学习,又能促进你的运动能力。实际上我们运动也好、学习也好用的是同一个大脑,大脑本身的资质都具备这些能力。实际上我们看到的运动选手、奥林匹克冠军,他们都属于空间认知能力特别强的人。那空间认知能力怎么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呢?实际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正确的姿势,走路直直的,坐直直的,站直直的。
主持人殷智贤:就是中国老话站如松,坐如钟。
刘学颂:对。其实咱们觉得老人说的很罗嗦,我们现在对孩子说了也很罗嗦,实际上它是有非常深的科学根据。比如说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运动员,北岛康介也好、迈克尔乔丹他在任何动作的时候他的眼光一定是平的,他们看东西不是说用眼睛来看而是用目光来看,他的视野很宽,但是他要保证眼线一定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这样你进来的信息不是歪的,如果你的姿势是歪的,进来的信息是歪的,那这个歪的信息需要在你大脑当中补充它,因为它是歪的。这个时候其实就在这一点的误差是致命的失败,不管是运动比赛的赛场还是考试的时候,还是你去参加一些竞赛,就是在真正比输赢的地方。因为这一点误差,你的信息能力是歪的,你要去调整。
主持人殷智贤:你的判断可能都会失误。
刘学颂:对。
主持人殷智贤:这一点其实中医也可以印证这个说法。因为中国人为什么会要求你站得直,坐得直,就是中医认为从百会到会阴中间有一条气脉,叫做中脉。如果你站得直,坐得直的话,这个中脉的气是比较容易通畅的。我们都知道气推血行,如果你的气是通畅的话,你的血也会流动得非常流畅,这个时候人的大脑才会不缺氧,真的是脑供血很充足,人才会保持头脑清明。这个从中医的理论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刘学颂:我发现很多世代相传,几千年传下来的文明,实际上都是殊途同归,包括佛家、道家的打坐。
主持人殷智贤:对,禅修也是要求你一定要坐直,其实也是说你一旦坐直之后你的气脉是比较容易通畅的,他认为气脉通畅就会有智慧。大家会认为坐直了和有智慧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个中间它就是说能够使你大脑不缺氧,然后你就会不糊涂。人没有智慧是因为很糊涂,现在林博士这个理论我听到了,我觉得都可以印证了。
刘学颂:殊途同归,他是从大脑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所以其实我们跟孩子说要站直、立直、走路要直,要正确地拿笔、正确地写字,平衡地写字,正确地拿筷子,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修炼也能帮助你提升空间认知能力。如果你坐不直空间认知能力是没法发挥作用的,就像你刚才说的气脉不通就产生不了智慧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一个促进孩子能力的,日语叫同期发火,也可以说是同频共振,也就是说同期发火是你对一个东西、一个物体、对人也好,你看到他因为喜欢、因为敬畏,所以你大脑功能都是同时作业,同时产生功能,这时候你大脑会迸发出很多的潜力和智慧,你想象不到的一些潜力都会得到开发。所以叫同频共振,就是在一个频率上共同振动,双方都得到升华,得到提升。
主持人殷智贤:对,中国叫同气相求,也叫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前一段看到一个美国的神经科的博士在谈脑神经的运作跟你说的是一样的,他说我们大脑接受不同的信息,大脑神经的电压会不一样。比如说我接受一个喜悦的信息的话,我大脑的电压可能是120伏,我接受一个悲伤的信息可能是90伏。那个人他也跟我一样能够感受到这个快乐,我们两个神经可能都能调到120伏电压,我们俩就觉得心心相印,我们俩有共鸣。所以他阐述神经的运作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刘学颂:其实还是有些相通的地方,实际上产生同期发火也就是同频共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怀着对别人的喜欢,尊敬、敬畏的心情,怀着感动的心听别人说话。
主持人殷智贤:而且愿意体会别人正在经历的事情。
刘学颂:我们现在很多人听到周边的人也在说,没几个人值得我尊敬的,现在这些人都怎么了。实际上并不是说周围没有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了,而是我们尊敬别人的能力下降了。其实我们觉得凭什么我们要尊敬你,感觉上我们像吃亏了似的,实际上就像《易经》里面讲的谦卦,你怀着感动的心谦虚听别人话的时候,得到发达的是你,因为你会产生同频共振,你的大脑会特别的活跃。所以实际上尊重别人是提升自己,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本能,就是认可、接受别人的不同,共生、共存我可以更好的生存、更好的发育。
主持人殷智贤:而且我的体会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接受别人的不同,其实等于你给自己的生命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就是有一天如果你也经历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你能接受,你可以去尝试这件事情。如果你现在建立的系统就是我拒绝的话,如果有一天各种境遇也要使你经历那件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觉得很不舒服。
刘学颂:对,其实在各个层面都会提升我们自己。
主持人殷智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作为父母尤其是像你讲妈妈是对孩子影响最直接的第一人的话,那么父母是怎么样通过认同孩子让孩子建立起同频共振?
刘学颂:我自己也是做妈妈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有时候真的是你非常好的老师,他很单纯他会指责你不守信用,妈妈你为什么说别人的坏话,妈妈你今天答应带我出去玩不带我出去玩。在这个过程中他都是帮助我们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一个非常好的存在。就像我前几天跟星星雨儿童自闭症研究中心的田惠平老师我们做了一个沟通,我就特别感动。她说实际上每一个生命(因为她的儿子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不管他以什么样的方式,哪怕是智障、哪怕是残疾、哪怕是有自闭症、哪怕是一个不够聪明的孩子——不管他以什么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都会让妈妈有所学习、有所收获的,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同的风景线。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不同生命、不同的存在,才更加精彩。所以我觉得妈妈要认可孩子,其实有时候要怀着敬畏的心蹲下来跟孩子一起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