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后在一所“211”工程大学、一所“985”工程大学读过书。现在,我试图勾勒出那两位校长的形象,结果令人失望,我只记得他们干瘪瘪的名字。这两位校长就像陌生人,我从没有近距离听他们说过话,有一位我甚至连他的尊容都没有机会见过。
《北京晚报》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和我有类似遭遇的大有人在。106名在1995年后进入大学、如今身处职场的毕业生回答了该报有关大学校长的一些问题,其中81%的受访者声称大学4年从未和校长交流过,71%的人一学期也难以看到校长一次。在他们眼里,校长只是那个在毕业典礼上讲话、在毕业证书上签章的人而已。一位毕业于上海某重点高校的受访者在调查问卷上如此调侃:“我们校长?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神,你懂么?哪能随便让你看见啊?一年到头,过节的时候出来显次灵就不错了。”
很遗憾,这位大学校长如同神一般的地位,不是因为他对办学自主权和学生利益的维护,而在于他的难得一见。
北京晚报记者根据清华大学2009~2010学年的校园新闻,进行了不完全统计,显示该校校长在此期间接待来访的国内外学界、企业界、政界人士26次;外出访问考察7次;参加校外活动6次;参加校友会3次;向政府部门汇报工作2次;视察工地1次,为工程奠基1次。此外,校长出席校内活动30余次,其中直接与学生互动的有1次——看望参加国庆六十周年游行方阵的学生。
登陆各大学网站,我们可以看到校长们类似的忙碌身影,他们出席各种会议,会见来访贵宾,陪同领导考察,忙得团团转,而恰恰忽略了他们最重要的交往对象:学生。
当然,我们可以善意地推论,校长们忙里忙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把学校办好,最终的受益者还是广大学生。即便如此,这能成为校长与学生不相往来的理由吗?
大学校长是否需要与同学们多交往?对此,相信没有一位校长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党的总书记和国家总理日理万机,每年尚且还要多次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疾苦,一个仅治理最多数万人学校的校长,就更有条件也更应该多去学生中间走走听听了。
现在的问题是,大学校长这个群体已经变得不太会和学生们交往,显得越来越无趣。这首先表现在,面对学生,他们不知道怎么说话。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习惯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站在高出学生座位一大截的主席台上,念着那些永远不会出错但也没法出彩的字句。这些话,很多源自各种文件和会议内容,而非出自校长们的内心和思考。
其次,校长们失去了独自与学生相处的机会。他们很少会满怀真诚,一人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谈笑风生或共同完成某项活动。校长走到哪里,总有几位处长副处长跟随。校报记者对一校之长的报道表明这是一次官方的看望、慰问或走访行动。校长与学生之间似乎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尽管挨得很近却感觉相距甚远。
我们有770名本科院校的校长,有1207名高职院校的掌门人,遗憾的是,这个庞大的群体缺乏值得口耳相传的故事——一旦远离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校长的魅力也就锐减。7月14日,中国青年报驻美国记者报道了美国大学校长如何努力与学生交朋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群面目可爱的校长。这篇报道总结说:校长们越来越认识到,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改进管理、服务和教学工作。马里兰大学校长认为与学生互动能够让他保持清醒。许多校长则表示,“拿出真心来对待学生,是当好校长最重要的条件”。
其实,我们从心底里都愿意把校长看做精神领袖和学校发展的灵魂。这个万众瞩目的人物不应该像神那样虚无缥缈,他当然不可能与每一位同学亲密接触,但要舍得花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要有创造口耳相传的故事的魅力。他可以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用演讲打动人心,但同学们不能只见这个首尾。更重要的是,在他们4年的生活中,校长如何成为那个让人景仰又感觉亲切的对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