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望“来路”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8日 10:16   大河网-河南日报

  策划人语

  四年大学生活,弹指一挥间。回望“来路”,有的毕业生收获满满,有的则留下了颇多遗憾。他们说,上大学时,很懵懂,毕业了,才发现……是啊, 宝贵的大学时代,究竟应该怎么度过才没有“虚度”?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大学”;大学生活,又给在校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带来了什么?

  有一点可以肯定,虽然大学只有四年,但很多毕业生心中的大学时光,以及从中汲取的专业知识和精神养分,会在毕业之后仍旧陪伴他们许久乃至终身……

大学,不仅仅是四年光阴
大学,不仅仅是四年光阴
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记者调查

  大学,不仅仅是四年光阴

  大学毕业了,才发现……

  代聪是河南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前,他就已应聘到某大型股份制企业从事宣传工作,至今已“从业”5个月了。

  不少人觉得,代聪的工作找得不错,是“求职”中的成功者。可代聪却有自己的苦恼——“大学时因为学的是新闻,看的多是新闻和文学方面的书籍。毕业后进企业搞宣传原以为‘得心应手’,没想到,企业的宣传工作涉及许多经济领域的知识,一下子觉得,自己需要学而没学的东西太多了。”

  代聪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刚进企业那会儿,自己连“容积率”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闹了个小笑话。现在他每晚都在“补课”,总在想:若能重回大学时代就好了,他一定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开阔!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受访的很多大学毕业生的一个共同感叹。美好的大学时光令人留恋,但当问及大学时代的遗憾,他们总是回答,要是当初再努力点就好了;要是多学点东西就好了……学校的图书馆,是他们不约而同最怀念的地方之一。

  娄丽霞学的是信息工程与信息管理专业。可是,由于学业并不扎实,别的方面也不突出,毕业一个月了,她仍然没有找到工作。

  每天,娄丽霞都要上网投简历。投的是最普通的文员岗位,再高点的,她说自己都感到心虚。“大四了才发现,自己的大学生活太浮躁、太懒散了”, 娄丽霞说。缺乏清晰的学习目标,甚至没有职业规划,让她在大学毕业时没有多少喜悦,却多了份即将踏入社会的茫然和焦虑。

  “工作以后,回顾以往的大学生活,真的觉得,四年弹指一挥间。而大学时代带给自己的影响,又远远不止四年。”一位毕业多年的大学生这样告诉记者。他告诫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们,要珍惜大学时光,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同时尽快制定职业规划,以免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以后的人生经历留下遗憾。

  “大学像个泡菜坛,学生就是里面的菜”

  王婷婷四年前刚到河南农业大学时,颇有些不适应。寝室里只有她是城市来的,其他几位农村室友,开学第一天便早早地起床晨练。等睡眼矇眬的她去吃饭时,那几位室友已经坐在教室里早自习了。

  “开始,我还偷偷笑话过她们:已经考上大学了,怎么还像高中时代那么用功!可后来,我被她们的勤奋、淳朴触动了。”王婷婷告诉记者,班上大多是农村孩子,家境不宽裕,因此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班风如此,日子久了,她似乎也被“同化”了:早上一起晨练;生活变得简朴;如果连着几天没去图书馆看书,心里就会有点“发虚”的感觉……

  王婷婷说,感谢她的农村室友与同学,让她的大学生活没有在懒散中度过,反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与作息习惯。

  河南大学文学院副书记杨彩云,有过多年当辅导员的经历。她说,为毕业生整理档案时,她常会不自觉地对比学生刚入学时的照片与毕业照,由此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刚上大学时,学生们的脸上往往是稚气未脱,和高中生没什么两样。四年过去了,再看毕业照,很多学生不光面容变了,眼神也变了——沉稳、自信,有的毕业生的眼睛里像闪着光……”

  杨老师把这种改变归结为大学时代的熏陶。她说她很赞同有人对大学和大学生的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大学像个泡菜坛,学生就是里面的菜。四年后,揭开盖,有什么样的大学,就会‘泡’出什么样的学生。”

  杨老师补充说,这种“泡”,客观上靠大学的氛围、学风、理念;主观上,也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与提升。

  已经大学毕业3年、目前在洛阳某企业宣传部工作的李运前觉得,自己大学时代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成长。

  爱好文学的大三学生张帆觉得,三年校报记者的经历,让她在与人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上有了很大提升。

  代聪觉得,大学时代与高中时代相比,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方法都变了,更客观、更理性、更成熟。

  也正是出于对母校的感恩,许多毕业生对他们感受到的大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像毕业生刘文文就认为,他所在院系的师生交流明显不足,他的大学生活,一直渴望能有指引日后方向与学业困惑的“智者”。

  李运前则认为,现在大学里的“大师”还太少。他将大师理解为“能提供给学生精神食粮与终生教诲的大学者”,认为大师是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和别校的同学日常交流,大家都觉得,大学里的大师很欠缺,很多学校也并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大学精神。大学存在‘千人一面’现象,令人忧心。”李运前说。

  大学,不仅仅是四年光阴

  今年毕业的李东慧,是同寝室6位同学中第二个离校的。他说,寝室里每有同学离开,其他室友都会一起送到车站,已经离开的室友则会专门打电话祝福。大学四年,除了美丽的校园,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同学间的情谊了。

  许多大学毕业生有相同的感受。虽然大学只有四年,但他们心中的大学时光,以及从中汲取的专业知识和精神养分,会在毕业之后仍旧陪伴他们许久许久……

  刘文文说,他会永远怀念学校旁边小吃店的盖浇饭。

  代聪说,大一时寝室里几乎天天开“卧谈会”,大家谈学习、谈家庭、谈未来,那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美好感觉,会一直留在心底。

  王婷婷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研究生,之后在某大专院校当老师,去年又考取了省司法厅的公务员。她说自己总有种想突破自我、追求更高目标的冲劲儿。这种“劲”儿是大学时代带给她的,如今,似乎已融到她的血脉中,成为她性格的一部分。

  蒋云鹏则认为,相对于获取知识,在大学时代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与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2000年蒋云鹏从土地管理专业毕业后,从事过新闻宣传,又进了办公室当文秘、起草文件。虽然专业跨度很大,但很快就能“上手”,他把这归功于大学时期对学习能力的重视与培养。他相信,这种来自大学时代的历练,会让他“受益终生”。

访谈对象: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张琼
访谈对象: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张琼

  ●对话大学校长

  访谈对象: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张琼

  访谈主题:

  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张琼,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哲学博士,教授,博导。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专家。在《求是》等杂志发表理论文章3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曾任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纪委书记,安阳市委副书记。

  记者:我们注意到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文凭的“含金量”降低了,一些大学生因此觉得自己上大学是在“混文凭”。对此你怎么理解?

  张琼:说大学文凭的“含金量”有所降低,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近年来的连续扩招,利弊互现,确实对大学文凭的“含金量”有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功利和浮躁心态已经影响到一些大学生,大家习惯于将大学文凭看作就业“敲门砖”,就业率成了牵着大学鼻子走的“缰绳”,一些大学正在成为顶着大学头衔的“高级技工学校”。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令人忧心的现象。

  但我还是想提醒有“混文凭”想法的大学生:大学是人生当中最宝贵的学习时光之一。大学教给你的人格完善、科学精神可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会让你受益终生。因此,“混”是绝对错误的理念,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是在毕业后,才感叹自己没有更好地珍惜大学时光。

  记者:有一个话题也与此相关:前不久,国内某著名大学的校长提出,现在的大学出现了“大学精神虚脱”的现象。你怎么看?

  张琼:我觉得,大学精神的虚脱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应该探讨,但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大学身上。

  当今的大学已经不是象牙塔,社会上的功利主义价值导向对校园的侵袭非常明显。高校办学自主权严重缺失;以学术造假为代表的科研生态恶化趋势令人忧心;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依然停留在工具理性层面,凡此种种,与急功近利、浮躁失序的社会风气不无干系。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批评容易实践难。清除积弊既需要引起整个社会对这种现象的重视,也需要大学自身的反思和改良。

  记者:那么,作为校长,你理解的大学精神是什么?

  张琼:我非常认同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前辈杰出教育家关于大学精神各具风格和特色的论述,也非常敬仰他们的躬身实践。我认为,追求真理、完善人格、学术自由、精神独立等是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而具体到每所大学,探究其大学精神,不能脱离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精神传承。

  作为河南农业大学的校长,我经常思考应当怎样理解和表述这所百年老校的独特精神。我认为,农大人在百年风雨历程中,始终钟情于以科技和教育振兴现代农业的神圣使命,凝聚成了“厚生丰民”的独特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农大人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泽被黎庶,百折未悔,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记者:你认为大学最应该给予学生的是什么?

  张琼:在我看来,大学应该给予大学生的不外乎两点,一是完善人格,二是科学精神。这样讲不是说知识和方法不重要,我们正是应当在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培养完善人格、树立科学精神。

  我非常认同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箴言。对于大学和大学老师来说,引导学生“求真”和“学做真人”,对个人乃至民族都是功德无量的使命。

  记者:就在上个月,又一届大学生学成毕业了。你期望学生们如何回忆母校?你觉得农大的哪些传统会成为毕业生人生道路上永远的“精神养分”?

  张琼:我希望农大毕业生在回忆大学时光时,不仅有青春故事,有同窗好友,还有曾经点拨人生的大师、良师;不仅有引以为傲的个人风采,不仅有自我人生规划,还有指点江山、忧国忧民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自此萌芽……我知道这些很不容易做到,但我和我的同仁们会为之竭尽全力。

  说到“精神养分”,我可以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昔日的学生和今天的校长,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在农大度过,对母校的感情更非寸管能书。在我看来,农大建校百年,一代代农大人秉承了踏实纯朴、吃苦耐劳、求知求真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农大人的社会形象中最本真的成分。这些传统激励着我、滋润着我,相信也会激励和滋润我们的毕业生,让他们有能力拒绝浮躁,拥有人格力量,实现人生理想,担当起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⑤6

  许昌:

  让阳光温暖

  农村留守儿童

  □孙晓飞

  “我开始来这儿上学时还不愿意,可上了两星期后就迷上这儿了。这儿吃得好、住得好,老师像妈妈一样。”谈起自己的学校,许昌市邓庄乡马庄留守儿童学校三(1)班学生王龙宇充满感情。

  在马庄留守儿童学校,像王龙宇这样的住校生有346名。该校校长周桂梅说:“家长从外地回来,看到孩子长高了、懂事了、学习进步了,都非常放心。” 

  许昌市妇联儿童部部长赵杨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4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近6万名。近年来,该市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护工作网络,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为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监管断层、亲情缺失、沟通障碍等问题,许昌市在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广泛开展了“八个一”活动。即让留守儿童每周与远在他乡的父母通一次电话;村干部每周与留守儿童见一次面;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每季度联合去留守儿童家中看望一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等。

  此外,该市还依托“代理妈妈”巾帼志愿者、“大手拉小手”大学生志愿者、“城乡儿童手拉手”小学生志愿者三大志愿者队伍,在全市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目前,全市有1000余名市民报名成了志愿者。

  许昌市还积极探索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托管模式。在禹州市小吕乡,由乡、村和个人共同出资,建立了13个留守儿童托管站,招聘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教育和生活服务。现在,全乡已有266名学龄前留守儿童在13个托管站里接受良好教育。用外出务工家长的话说:“是党和政府为孩子们构筑了一个新的‘平安家’!” (本报记者:屈 芳)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大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