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新世纪教改目标:迈向富民强国的学习之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 11:31   新华网
图表:我国将逐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招考制度 新华社发
图表:我国将逐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招考制度 新华社发
图表: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新华社发
图表: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新华社发
图表:我国将开展教育改革10大试点工作 新华社发
图表:我国将开展教育改革10大试点工作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8月3日电(记者吴晶、黄小希、郭丽琨)2020年中国的目标是什么?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对此有十分概括的认识——富民强国。

  “富民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国就是成为世界强国,包括经济强国也包括人力资源强国。”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我国有望在今后10年内,迈向富民强国的学习之邦。

  “全民学习”提升人力资本优势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把‘学习型社会’称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到那时,我们的国家就可以成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之邦。”胡鞍钢说。

  在专家看来,《教育规划纲要》清晰地勾勒了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的轮廓——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胡鞍钢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我国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这两项指标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教育可以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必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胡鞍钢对中国实现“学习型社会”很有信心:“我们总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随着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总人力资本占全世界总量比重算下来是四分之一,明显高于总人口的比例,在全世界最具优势。”

  “优先发展”形成全民族共识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字方针,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胡鞍钢指出,“优先发展”首先明确了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其次在国家财政支出中要强化对教育的投资。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攀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2001年,全国财政教育投入为2582亿元,到了2005年投入增长至5161亿元,直至2008年突破10463亿元,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3.48%。

  胡鞍钢表示,中国教育投入的94.5%由地方财政支出,中央政府只占5%左右,4%的目标是对各级政府提出的重要要求。

  “让全社会都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同样重要。”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胡祖才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政府要承担发展教育的主导作用,也要多渠道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办教育。

  “政府主导”见证庄严承诺

  《教育规划纲要》规定,义务教育要在10年内“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针对我国城市义务教育择校严重、农村基础教育薄弱、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匮乏的问题,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说,解决义务教育的“短板”问题,必须要落实政府责任。

  据他介绍,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几年的努力,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我国首先推进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让各地区的学校设施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同时加强农村地区师资建设,进一步健全助学体系,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出现了缩小的势头。

  虽然已有进步,但任务“依然艰巨”。韩进说:“有些学校并不是因为资源分配上占了多大的优势,而是因为办学者在办学的过程中付出了比较艰辛的劳动,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政府采取措施推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力度仍然不够,有的地方可能甚至就没有把这个问题放在政府责任范围之内来考虑。”

  韩进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过程绝不是把好的学校拉下来,而是把不好的学校拽上去,正是由于采用这种方式,这项工作还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均衡化不代表让所有学校都完全相同。“办教育绝对不是流水线。学校不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而要办出特色。”韩进说。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