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次高考梦圆清华 大学毕业赴藏当村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1日 13:24   《北京考试报》

  清华大学2010年赴西部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上,高云亮的名字被反复提及。这个戴着厚厚眼镜、端坐得像小学生一样的清华美院毕业生,缘何打动了清华学子?

  辍学8年照顾父亲

  高云亮出生在吉林通化一个贫困的小县城。家中有7口人。他是唯一的男孩。母亲没有工作。全家依靠父亲在外做木工活维持生计。像其他孩子一样,小云亮在小学的校园里编织着自己的梦想。直到17年前的一天,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改变。

  那是1993年的一天,云亮父亲突发脑溢血。经过4个月的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醒来后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只得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大姐已经出嫁,二姐马上要高考,妹妹不满10岁。照顾父亲的责任自然落在小云亮的肩上。

  家里的支柱倒下了,唯一的男孩站了出来。他说,身为男人,理应分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就这样,刚刚上初一的小云亮告别校园,辍学回家侍奉病榻上的父亲。

  他成了父亲的手和脚。父亲想要干什么,他马上去做,就像父亲自己可以做到的那样。“只有这样,父亲的尊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

  在不到30平方米的平房里,小云亮陪着父亲度过了近12年。小伙伴们有的考大学了,有的工作了。他却从早到晚在洗衣、做饭,照顾父亲大小便,给父亲擦洗身子,寸步不离。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云亮说:“这是父亲,百善孝为先。”

  2001年春天,父亲的病情渐渐有了些起色,自己能下床活动了。辍学8年的云亮重新燃起了求学的梦想。他找来初中、高中课本,夜以继日自学,短短4个月,眼睛近视度数就从300度一下子涨到了900度。

  4次高考梦圆清华

  云亮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木匠。画画是他繁重生活压力下唯一的慰藉。在父亲的影响下,小云亮从小习画。回到高中后,凭借美术方面的优势,他进入了美术高考专修班,成为一名艺考生。

  落后的文化课是高云亮面临的最大难题。他几乎没有接受过初、高中教育,各科基础都很差。高三第一次月考,他9门课总分170分,比全校倒数第二名低了200多分。

  这样的成绩没有让高云亮一蹶不振。他内心一直存着清华美院的理想。老师、同学们对此感到不解,这所中学40多年来没有一个人考上过清华,这个全校倒数第一名的学生怎么敢有这么高的目标?

  艺术高考是双线作战,要过文化课考试和专业课考试两道关。艺考生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承受双重的压力。高云亮一边复习一边补课,一边备考一边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更是别人的十倍、百倍。

  即使在高考的日子里,高云亮也要在中午回家给父亲做饭,晚上放学仍要做饭、洗衣、做家务。东北严寒的冬季里,家中没有足够的取暖设备,他常年在照顾父亲与学业间奔波,生活没有规律,患上了植物神经性慢性腹泻。无论身体上承受多大的痛苦,精神上承受多大的压力,高云亮对父亲不离不弃,他要对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

  最初两次高考,他的成绩距清华分数线相差甚远。第3年成绩好些,可依然榜上无名。这时的他已经20多岁了,男人强烈的责任感迫使他放弃求学,外出打工。

  打工半年间,他的心情依然不能宁静。他知道自己难以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又回去复习,第四次备战高考。高考前半个月,父亲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离世,他怀着悲伤的心情坚持走进考场。也是在这一次,他成功了。一个没有初中、高中毕业证的大龄考生,终于考上了全国顶尖学府。

  大学毕业奔赴西藏

  初到北京,高云亮没有普通新生的喜悦与兴奋,他一直沉浸在父亲离去的巨大悲痛中。他离开校园太久,还不能马上适应快节奏的大学生活,在老家留下的病痛也时时折磨着他。

  他不怎么与人交往,经常一个人泡在图书馆里看书。读书成为他排解悲痛的唯一良药,也让他恶补了之前缺失的知识。书中的道理使他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的成长与理想。他说,从小父亲传授给他的艺术教育是一种善良教育和勤劳教育,而大学教育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宽容心的培养。

  对理想与人生,高云亮从来没有停止过思索。曲折的求学经历练就了他独特的视角。他说,理想自心而生,人生就该直面内心,无怨无悔。就像年幼时凭着孝心辍学伺候父亲一样,大学毕业后他要凭着更广博的爱心,到一个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为那里的人们奉献青春。

  高云亮选择了西藏。他说,学习艺术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西藏情结,他也不例外。对于立志报国的人,西藏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他向老师郑重表达了毕业后志愿去西藏基层工作的请求。

  同学们发现高云亮变了。他积极投入大学生活,锻炼身体,广泛选课,投身各种学生活动,在各个方面奋起直追。他担任了美院团委副书记,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队的小队长。他还与同乡发起了针对吉林省辉南县城市文化的调研,获得了家乡政府的认可。大三素质测评,他获得了班级第二名的好成绩。一个缺失中学生活,不太懂得与人交流合作的人,转眼间成长为一个能够承担集体工作、获得老师同学广泛认可的合格大学生。

  高云亮早早地把去西藏工作的想法告诉了家人,他希望用一年时间来与家里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单方面的“说”服。作为家庭的荣耀,他没有遭到过多反对。亲人们习惯了这个孩子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大四时,高云亮通过西藏自治区村官选拔考核。无论从身体上,还是思想上和能力上,他都做好了去西藏的准备。唯一的牵挂是母亲,老人的身体承受不了高原的气候。到西藏后,高云亮希望找一个海拔较低,自然条件略好的地方,把母亲安顿下来,在工作之余能安心尽孝。他说:“我会和需要我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用我们的双手把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青春燃烧的每一个瞬间都将因此化为一种生命的感动。”(记者:安坤 通讯员:朱爽)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