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议:今天我们怎样重塑教师尊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 11: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教师陆永康,身体残疾,跪着给学生上课,跪着走街串寨家访,跪着劝回辍学的孩子,跪着哺育山村的希望。为了痴爱的教育事业,他一跪就是三十多年。网友们这样评论:“一个跪着的人,足以让我们站立者叹服!”“他很矮,但形象像巨人一样高大!”作为一位人民教师,陆永康活得很有尊严。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每当教师节来临,人们总是以各种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思念、感激、尊重和爱戴,在人们的心目中,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职业,本来就应该很有尊严。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期,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都很低,事业环境、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都很差,教师职业失去了光环和尊严,有关系、有门路的人纷纷跳槽、调动、改行,“从教”变得像“鸡肋”。

  时代变了,今天的教师职业别是一番景象。党和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师的职业前景令人羡慕,终身从教成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求和志向。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欣慰之余,冷静客观地看待教师的职业状况,不难发现,重塑教师的尊严路还很长。特别是那些农村地区、偏远山区,教育资源的配置还很不合理,老师们的生活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前景仍不尽人意,与城市教师相比仍有很大反差。一位全国人大常委做客人民网时说:现在西部农村的代课教师收入过低,一些代课教师月收入只有一两百块钱,这样的工资收入是不可能吸引优秀人才来做教师的。的确,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的“洼地”现象,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才能让这些老师有尊严地站在讲台上。

  “全社会尊师重教,我们更要自尊。”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前夕,上海市七宝中学、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等10所中小学联合发出《教师节倡议书》,倡导全国教师同行们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加强师德修养,坚守高尚情操;呼吁广大教师在教师节期间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维护教师职业的声誉。

  毋庸讳言,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领域也并非风气淳化的一片净土,教师队伍中也不无素质低下、缺少师德者。近年来,体罚学生、收受家长礼品的事情屡有发生。这些,严重影响了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尊严和声誉。因此,10所中小学联合发出的《教师节倡议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师者,人之模范也”。自古以来,道德形象被视为教师的最基本形象。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道德和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今天,怎样重塑教师的尊严,也应当引发老师们的深思。袁新文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教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