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特殊教育:男性应与女性均衡分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1日 11:06   中国妇女报

  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结构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性成为了特殊教育的绝对主力军。如何让更多男性投身于特教事业?如何提高特教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和终身发展,涉及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状况是推动特教事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对特教教师的关注也是当前特教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近年的相关调查与研究中,引起笔者特别关切的有两点:一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师资结构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性大大超过男性;二是特教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特教男教师。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特殊教育研究所对全国32个城市中的145所特殊教育学校(包括培智学校、聋校、盲校、综合类特校)共计3215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男女性别比失衡现象非常明显,呈现女性教师占大多数,男性教师占少数的状况,其比例为:男性教师占有效样本的24.7%,女性教师占有效样本的75.3%。而2012年4月发布的《中国大陆地区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则显示,在所调查的441名自闭症从业人员中,女性从业人员的比例占95.2%,男性比例不足5%。性别结构更是严重失衡。

  那么,男性为何远离特教行业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社会认同感低。研究发现,社会因素是影响特教学校教师专业选择的最重要因素,而在诸多社会因素中,社会认可位居第一位。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特教学校教师的专业地位仍然不高。社会大众对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解、偏见甚至歧视,社会支持缺乏和家人朋友普遍不理解,有超过10%的自闭症教育训练人员认为自己“因从事特教让别人看不起”或是“因从事特教,感到地位很卑微”。

  二是自我职业认同感低。《安徽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普遍认为特教工作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假期长,工作压力小”,而非来自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和为特殊儿童服务的意识,另有高达26.67%的教师认为“没有更好的选择,迫不得已”才从事特教工作。在此情况下,即使进入了特教行业,一旦面临“假如有机会去普通学校工作,你愿意吗?”的提问时,回答“愿意”的比例也高达48.5%。

  目前,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男教师约占45%左右,相比之下,特殊教育学校男教师的比例显然过低,不仅无法对特殊学生施以均衡教育,不利于特殊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女性过多承担了特教的责任,使她们不堪重负。因此,增加男教师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的比例,加快特殊教育师资性别比趋衡的步伐,男女两性共同分担特教责任,已成为发展特殊教育的迫切需要。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了相关建议:其一,在未来高校招生中,考虑增加特殊教育专业男性学生的比例,尤其是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应向男生倾斜。其二,特殊教育学校在今后的教师录用中也应该重点引进男性教师。其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如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等具有特色的优惠政策,吸引男性教师进人特殊教育学校,以使未来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性别比趋于合理。

  特教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教师,也是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一项调查表明,女教师和男教师在抑郁、恐惧各因子上均有差异,女教师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教师。究其原因大致有几点。一是女性工作生活平衡压力大于男性,相对男性而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重负。二是特教教师性别结构的严重失衡造成女教师大大多于男教师,使女性之间的工作竞争加剧。三是在承担以上压力的同时,特殊教育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使女性承受了更大的心理负担。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的一番话可以表述特教女教师的状况——由于长年和各种残障孩子在一起,特教教师们形成了一种奇怪的“职业病”:教聋儿的教师话不多,手语多了;教智障的老师经常显得反映“迟缓”。同时,由于特教教师往往很难从学生的进步中获得像普教教师那样的职业成就感,他们经常承受着远比普教教师大得多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而这一问题尚未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共同构建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防护体系:一是建立专门针对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扶助机构,让特教教师定期疗养并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和健康咨询服务。二是学校应该经常举办与校外单位的交流活动,让老师们回归正常思维和行为习惯。三是教师自己应该经常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并进行认知重建。

  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的一把重要标尺。为了促进特教事业的良性发展,应该改变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结构性别比严重失衡的现状,让男女两性共同参与特殊教育事业,政府部门应该出台多种政策鼓励男性承担特教责任,社会公众也应给予特教教师更多尊重。这样,才能促进特殊教育的均衡施教。同时,针对女教师远远多于男教师且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现状,为提高特教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支持,帮助她们减轻心理负担、缓解职业压力、提升职业成就感。(禹燕)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 新闻日本政府拟今日签订“购钓鱼岛”合同
  • 体育美网-穆雷苦战胜小德首夺大满贯冠军
  • 娱乐张柏芝三点式与谢霆锋度假 复合在望(图)
  • 财经汽柴油价今起每吨上调550元和540元
  • 科技美计划造星际飞船 宇航员有去无回
  • 博客教授:黄金大米是骗局 教你分辨劣质海参
  • 读书日本人对中国的偏见和积怨究竟有多深
  • 教育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 那些年难忘的老师
  • 育儿失独母亲:支柱没了 你支持丈夫陪产吗
  • 健康产科主任揭秘剖腹产 转基因大米试验内幕
  • 女性时装周上的中国超模 一周女星最差穿衣
  • 尚品真假难辨的大陆米其林餐厅 走近赵薇酒庄
  • 星座测试恋爱潜规则 星座首页改版
  • 收藏10拍行春拍成交额减半 高仿品袭书画市场
  • 更多关于 教师 女教师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