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托用餐管理员、走读生路队长、花卉管理员……这些听上去奇奇怪怪的职务,全是长沙青园小学一(1)班的班干部岗位。这个班一共59个孩子,班干部岗位也有59个,通过孩子们填意向表、召开家委会讨论候选人、再由学生竞聘演讲,最终确定职位人选,而班长一职则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见本报今日B10版报道)。
前一天写关于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影响的稿子时,有同事提出了一点异议,强身健体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强身健体的人是地痞流氓咋整?那岂不是增加了他们欺负别人的本钱?这话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我们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但如果因为这样而对锻炼身体有所怀疑,又得不偿失了。
全班都是班干部的新闻一出来,网友们自动分成两派,赞成派的意见是,这是好事,能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反对派的意思是,这样做会不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官本位”的思想,对特权产生兴趣?其实这就像是我们关于体育锻炼的讨论一样,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哪一个观点是错误的。没有什么事情天然是错误的,关键还看你如何做出选择。昨天看高晓松的《晓说》,讲的是美国枪支泛滥的问题。里面高晓松引用了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句话,这个曾遭遇刺杀的总统说:杀人的不是枪,是人。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取舍。如何释放它的积极意义,如何消除它的消极意义。做得好了,看上去坏的事情会有好的结果,做得不好,看上去完美的事物也会有坏的结果——让希特勒上台的魏玛宪法就曾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宪法。
扯远了,说回这个新闻。我想班主任这样做的初衷肯定不是要培养孩子的特权意识。因为这一回的干部岗位人人有份,而且班长一职也是轮流担任,不会有哪个孩子“大权独揽”。在“选举”的过程中,孩子们要演讲,要阐述“施政纲领”,这无疑是非常好的锻炼,而各种奇奇怪怪的职务,会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而在任期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学到要承担责任,服务他人。说实话,我真的看不出来这活动里面会有官本位的东西。退一步讲,即使在过程中出现了和初衷不相符的情况,这恰恰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最好时机。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请投我一票》,纪录的是一个小学班级竞选班长的事情。估计这个新闻一出来,一定会有很多人赞赏,认为这是难得的民主训练。可在电影里,事情失控了,我们在成人世界里所能见到的贿选、制造丑闻、拉帮结派等等选举弊端都发生了。我们会因此就认为这种尝试是错误的吗?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把握。
胡适说,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没有什么教育方式是没有副作用的,关键看我们如何把握。我觉得,只要我们设计的教育方式中,没有那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或是有侮辱性惩罚之类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尝试,所谓教育创新,不就是在大胆地尝试中产生的吗?本报评论员 牛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