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能否成真

2013年08月30日10:13  浙江日报    

  8月29日,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

  从8月22日公布起至今,这个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再度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减负”的热议。

  征求意见稿中多项规定引人瞩目: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小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一到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等。这显示出教育部此番实行减负工作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

  众议纷纭。学生、家长[微博]和教育界人士对于教育部能够采取积极措施以回应社会长期关切,给出了正面评价,认为此次规定涉及面广、态度严厉,值得叫好。同时人们也在担忧,“最严新规”会不会最终变成“一纸空文”?不留作业、取消考试等“猛药”真的施行,又会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怎样的长远影响?

  教育部在征求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减负新规的目的,首先在于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更着眼于汇集教育智慧,更新教育观念,凝心聚力,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育人观念和考核机制的转变,恐怕才是有关“减负”的种种期待的最终落脚点。

  减负新规,回应期待

  在幼儿园都已经出现“小学化”趋势的今天,减负新规明确重申“零起点”教学,让不少家长颇感欣慰。

  家住杭州的程熙文小朋友9月就要读小学一年级了,他现在不认识几个字,也不会写拼音。学校老师来家访时,程熙文的妈妈葛女士得知,自己的孩子可能是班里最“零基础”的一个。她有些担心:“没有教他认字和写字,是不是我们的疏忽?”

  即将担任孩子班主任的语文教师钟敏充满信心地告诉葛女士,老师教学会兼顾班上不同基础的孩子,不会刻意提高起点,孩子很快就能赶上。

  “零起点教学其实很符合儿童教育的规律。” 杭州市采荷三小副校长王爱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过一个双胞胎练习爬楼梯的实验,证明儿童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学习适当的内容,做好成熟的准备之后才能事半功倍。

  教育界人士指出,“减负十条”中的一些规定,部分学校、地区近年来都有试行。比如老师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进度推进教学,采用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等。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效果。

  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楼朝晖说,对于小学教学而言,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作业量的多少并非决定因素。

  对于取消低年级考试,教育专家也指出,检测是发现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测试有很多方式,不必紧盯被分数所“异化”的考试。专家认为家长要有一颗平和的心,从关心分数转向关心孩子是否实际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来,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做题,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测试。

  王爱媛建议家长不应执着于让孩子提前学多少知识,而应该让孩子多磨练、养成一些能影响一生的良好素质。“最重要的是健康的身体,其次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再就是平和的心态。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家长切莫因自己的功利心去影响孩子,要给予孩子正面的心态教育和引导。”

  疑“一阵风”,怕“一刀切”

  “减负十条”征求意见稿公布一周以来,相比叫好声,“不领情”的声音似乎来得更多。人们一方面担心减负令落实不力,难以撬动应试“磐石”;另一方面又忧虑不加分别地实行“快乐教育”、“轻松学习”会对基础教育造成损害。

  “减负”之议,由来已久。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88年5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布规定,“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2000年,教育部再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减负”作为教改的重要目标。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几十年来,全国各地的“减负令”更是多达上百项。

  指令频出,而负担依旧。诚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所言,减负令一直陷于执行难的怪圈。《人民日报》8月2日刊登的一则报道说,口号喊了几十年却总也搬不掉孩子身上的大山,学生负担过重已成民族之痛。这次减负新规甫一公布,就有家长称“认真你就输了”。

  熊丙奇认为,人们对减负令的忧虑,首先在于其缺乏监督问责机制,总是在颁布时起到一定作用,之后又故态复萌。更重要的是,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幼升小”、“小升初”择校压力大;而中高考[微博]还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选拔评价学生为主。仅靠反复出台减负令,无力改变这样的现状,最终的结果要么不了了之,要么变本加厉:学校布置的作业、考试少了,外面的培训课、作业、竞赛就多了。

  对“最严新规”,除了有“一阵风”的担忧,还有“一刀切”的质疑。不留作业、取消低年级考试、老师不向学生推荐教辅……这些规定应不应该对全国所有小学生不加区分地实行?

  批评的声音认为,减负新规似乎有意无意地用部分城市儿童的形象和经历代表了全体儿童。如网友“@茶水斋”说:“如果新规只是针对大城市,无可厚非。但是全国9900万小学生,大半在乡村、县镇。对于有的孩子,可能教材是他们仅有的读物、作业是他们惟一的文化生活、考试是他们第一次体验公平。”

  一种明显的担忧是,许多农村孩子作业练习量本来就不足,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堪忧,减负新规在这种情况下却不加区分地给所有小学生都贴上“负担过重”的标签。若真的大刀阔斧砍掉作业、考试,是否将危及中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网友“@山桃木”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全世界占有优势,主要原因就是注重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扎实训练。减负是减掉不必要的负担,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弊端,补上个体发展不足等短板,不等于说学习不需要大量练习。“抽象的数学概念,不就是靠着万恶的练习册和暑假作业熟练巩固,最后变成我们的本能的吗?”

  考核机制,最为关键

  “在每分必究的升学录取制度指挥下,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被应试化。减负令要求小学不要考试、不要百分制打分、不要排名,只是听上去很美,就是学校做到了这一点,校外增负也是必然。”熊丙奇直言。教育界专家均表示,育人观念和教育考核机制转变,才是减负的关键。

  “三令五申比不上‘一分两分’。”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在谈及减负时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不把升学率作为政绩,作为指挥棒,不在任何会议上进行比较、攀比,如果我们的低年级教师没有学生成绩、班级排名等考核压力,教学质量监测真正不只看分数,减负就有希望。

  许多家长也看到,只要以“考分”为根本依据的传统人才选拔模式没有转变,自己就没有多大勇气在还孩子快乐童年、培养孩子能力和考上大学之间选择前者。孩子只能被逼付出玩耍和睡眠时间,在年复一年的考试升学道路上不断拼杀。考场上见分晓的压力始终存在,哪怕学校把作业、考试砍得再多,孩子也不可能轻松。

  “可以不布置书面作业,但是不能忽略孩子的成长。”楼朝晖认为,目前社会尚未给学生搭建良好的体验平台,面向儿童的公共文化环境仍较匮乏。面对减负令,人们还不得不追问一句:减负之后去哪里?

  “下午3点半,杭州市的小学就都放学了。在大段的课余时间里,如何保证孩子无拘无束地快乐成长?城市里类似运动场、大草地、游乐园这样可以安全、自由嬉戏的场所屈指可数。”在农村地区,楼朝晖的这种担心有着更迫切的现实感。一些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一旦砍掉书面作业,放学后无所事事的学生可能会跑向电子游戏厅和网吧。

  教育专家表示,除了简单地规定不得做哪些外,我们更应该倡导学校从教学内容、教育方式上加以改变,多用快乐、健康的内容来充实课堂。规划减负,不应是严令不留作业不考试,而是更多地思考留怎样的作业、怎样合理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报记者 曾福泉 石天星)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