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院士”还是“会员”?围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许传玺“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身份的争议,正在中国法律界乃至整个学术界掀起波澜。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以美国史为专业特长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首先发难,对所谓“美国法律研究院”(英文缩写为ALI)名称的翻译表示怀疑,ALI应被译为“美国法律协会”,许传玺的身份可译为“成员(会员)”而不能译为“院士”。
实际上,类似的“许传玺现象”并非个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有所谓海归“院士”风波,而那位所谓海归“院士”在英国的地位,也就相当于国内的“助理研究员”。此外,还有海外学者把在国外获得的“常驻经济师”翻译为“首席经济学家”,还有人把博士后研究译为“终身教授”。可以说,海归者的荣誉头衔涉嫌夸大其词,专业履历和专业荣誉“局部失真”的争议事件,近年来屡屡发生,不绝于耳。
表面上看,“局部失真”固然有作假者故意利用两种不同语境、夸大工作成就,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学术地位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有一个问题却不能不引起人们思考,为什么每次海归者履历失真事件,都是由民间提出质疑并由民间核实?诸多高校为什么对“履历失真”集体失语?
管他真假,只要能给我壮门面就行!这恐怕是一些高校对“履历失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一个原因吧?国家正力图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而每所大学都希望自己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大学,而一流的师资力量,是建设一流大学必不可少的要件。
一流的师资力量从哪来?国内的院士、一流学者肯定有限,聘请那些履历辉煌的海归学者,无疑是一个捷径。寻求高层次的海归者加盟,便成了一些高校引进人才的主旋律。
高校扩张的冲动和对人才的“异样需求”,给“局部失真”者营造了巨大生存空间。而一些高校,对那些“局部失真”者,不仅无心审核,还极力渲染“局部失真”者的海外学术成就,以海外“马甲”为自己撑门面、壮威风,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对“局部失真”者的纵容,实质上就是对“失真”行为的鼓励。由于相关制度上的漏洞,诚信体系的缺失,学术界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处罚措施,何况对这种还称不上违规的行为?就是说,我们目前根本无法对这类“局部失真”者进行惩罚,失真者受罚概率几乎为零。
在关注那些曾在当年钱钟书老先生笔下出现过的“方鸿渐”们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克莱登大学”的生存土壤。笔者以为,谴责这些“局部失真”者,远远不够;如何让高校告别“异样需求”,更为关键。(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