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务员考试三十六计之一:瞒天过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 15:21   万学金路公务员

  作者:魏鲁宁

  各位公务员考生,从今天开始,我们把公务员考试比作一场战争,如何运用“三十六计”去征战公务员考场! 

  战场的取胜,决定于谋划;公务员考场的成功,取决于谋略。

  在战场上,有实力的就打歼灭战、进攻战,没实力可以打防守战、游击战;公务员考场上,有实力的直接进军数学运算、资料分析、逻辑推理,实力一般的搞定图形推理、定义判断、常识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公务员战场上脱颖而出!

  “三十六计”是“谋略”大全。战场上被军事家运用,取胜的典范不胜枚举,今天我们把它运用到公务员考试当中,让闪耀着经典智慧光芒的三十六计祝您金榜题名!

  你想成为一名公务员吗?那么,你就要将自己培养成敏感、聪慧、成熟的善用计谋的“孙子”和“诸葛亮”式的人物,叱诧考场,为梦想的实现不断超越自我!  

  第一部分:胜战计在备考公务员中的运用

  胜战计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胜战,是在我强敌弱的条件下,谋算对手势力的变化,弄清对手是防备周全、集中强大、情况分明,还是初陷困境、危机四伏、指挥无度。分清敌我情况后,要区别对待。一个优秀公务员备考者要善于利用“欺之、分之、假借、伺机、趁势 、利用”的计谋和技巧展开备考活动,寻求切入点,方可战胜对手。

  备考时运用胜战计应注意掌握以下要点:

  第一,在备考公务员时,要将你总结的方法和策略隐藏于考试题中而高于题本身,不能被一个个确定的试题所迷惑,单独的试题没有法则可言。所以要有以高于题的策略去应对题,而达到灵活应对的境界。法无定法。

  第二,备考公务员者需要有过人的眼光和超群的才智,有广博的知识,善于观察历年真题中所存在的试题变化和对试题把握的预见性,发现对策,而先于出题人把握出题的脉络。抓住出题人的思想,和设定试题的实质性法则,采取避实击虚,后发制人的答题技巧。要敢于挑战新题,有即便是损失大脑细胞的胆魄,仅仅抓住任何一个题的特点和解答思路,以达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题拓展必胜的目的。

  第三,备考公务员者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条件。比如,借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去关于公务员招考动态和新题型的预测等等,达到了解公务员,熟知公务员的目的;借助真题,寻求同类,差异类等;借助专家、学者、培训机构或者公开课、公益课程等发布的相关资料(权威型培训学校等),构建自己的备考体系。

  第四,备考公务员的方案要考虑到你所备考公务员的单位的需求,备考时要充分了解单位及国家政策所发布的岗位多少,要求学历,是否经验等内容,并预测考题的难度,需要储备知识的量度、广度和深度,要克制自己有随大流的倾向,不听信谗言,不乱加猜测,随意报考;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取得自己真正需求的岗位;在公务员考试竞争中,甘愿妥协退步,承认自己的不足,体现自己的劣势,是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是以退步赢得时机,休息静思,总结经验,想出奇招,使自己取得更大进步。盲目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而轻视对手,必将是以卵击石,打击自己的自信心;我们定要随时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再次参与公务员竞争的潮流中,反败为胜。

  第五,备考公务员者必须真正了解对手的详细情况(比如岗位的需求、报考的人数、对方的实力、竞争的激烈程度等等),进行分析,论证,认定对手只是纸老虎时,就要正视自己,高调出击,攻其不备,取得成功。当然,自身的实力体现也要经过充分的准备才可以。

  一、“瞒天过海”计之数学篇

  运用“瞒天过海”之计,必须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能巧妙地利用试题的“漏洞”,抓住试题非常规的“错误和错觉”即思维式解法,才称得上高手;在公务员备考中,踏踏实实的算题、解题,按照整套题的顺序作答,此刻的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只有胸有成竹,胸怀韬略,技法多,策略多,足智多谋,搏若狮虎,才会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和战斗力;明确了公务员考试的特别性、非常规性、非知识性,不愿运用技法,而是死做题是迂腐的,是自削威势;无技法可用,无计可施其实反倒是不学无术。

  案例试题讲解:

  1、若干个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一些船,若每船4人则多5人,若每船5人则船上有4个空位,问:有多少个同学,多少条船? A.17   B.19     C.26     D.41

  普通解法:有9条船 ;假设有x条船 ;则:4x+5=5x-4 解得x=9;

  经典技法:减去5是4的倍数,加上4是5的倍数,目标快速锁定D

  评析:对比可以获知:其实并不用进行方程运算,而借助答案和数字的倍数关系问题直接选择答案。

  2、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 80件,每件定价 100 元。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 你肯减价,每减 1 元,我就多订购 4 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 5%,由于张先生 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A.75元     B.80元     C.85元     D.90元 

  普通解法:令成本为x,则通过利润相等列方程。80×(100-x)=[(100×5%×4)+80]×[100(1-5%)-x]=>x=75

  经典技法:利用差量的分析:卖多了为什么没有钱赚呢?那是多卖的毛利正好抵消了成本。 本来毛利是8000,后来是: 95*100=9500,差1500,就是成本20件,锁定A 

  3、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着,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级梯级,女孩每分钟走15级梯级,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楼上,女孩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基本解法:设电梯速度是X ;(20+X)*5=(15+X)*6;X=10(20+10)*5=150

  经典技法:利用差量法,人的差量=电梯自动运行 差量1分钟,总量100—90=10级,5分钟电梯走了50级,人走100级,所以150级。

  时间战、速度战,经典的技法是要经过大脑对试题进行无尽的整合、融合并结合自己的思想,而并非按照一般算法进行,公考非应试考试,否则胜算微乎其微。

  数字推理题讲究的是稳、准、狠、快;如果是1,3,5,7,9,()类似如此简单的数列,其实已经称为笑谈;简单的规则体现,结合思想的精彩结晶,一切自有定数。试题的经典之处不在于寻找刁钻、多步、无数公式混合在一起的超难试题。而在于趣味性、新颖性,并具有真正的考核性。无为而为,经典的试题往往在于瞬息大脑变化间。

  例如:1,3,5,7,8,10,() 

  A.2   B.4  C.6   D.12

  所谓此题的瞒天过海在于其以数字思维的加、减、乘、除为外表而掩饰其真正的考核意图。魏鲁宁认为公考中陷阱在于大多数学生的常规性思维和惯性思维。常规思维模式:先做差或者和,发现没有规律然后利用其他四则运算。而试题的真正意图在于常识的基本考察,即一年中的七个大月份,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思路突然陷入沉思,这即为思考的广度、深度,所谓的趣味性自然显现。

  例如:123,456,789,()

  A.101112  B.1122  C.*0#   D.1245

  魏鲁宁经典论述:问题的思考有多种形式,表象问题更加严重,思维的路径和答案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出题人;所谓的正确答案配套有迷惑性选项,自然成为瞒天过海的首选。而此刻选出正确答案则必须借助公式、规则、法则等被人们长期实战属于正确性的思维准则。那么正确性的意识问题自然显现。本题:如果从数字的角度思考,接下来的选项为101112;如果从等差数列的角度思考,构成以33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如果从手机所显示数字的特性看,我们发现,存在合理性的是*0#;此题可见表象的东西并不少,面对此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此为反其道而行之,将计就计,破它个瞒天过海。

  例如:456,5109,62012,()

  A.74015   B.734915  C.823421   D.61276

  魏鲁宁论述:数字的思考在于其运算的灵活性,而试题的设定在于其经典的考核性。按照数学的套路结合整体、部分的哲学思想。配套之撕开其裹着的面纱,让其所谓的瞒天过海之外表赤裸裸暴露于你我面前。那么事物的本质自然浮出水面。以常人之智慧做非常人之事,一切在悟,在思。

  本题瞒天过海一:数字的个数问题;3个,4个,5个,6个;

  本题瞒天过海二:给定答案的差异性!

  试题的真正考核点:数字特性,拆分每个数字,分为三个部分,依次为:(1)4,5,6,7-构成等差数列;(2)5,10,20,40-构成等比数列;(3)6,9,12,15-此为又一个新的数列。

  基本的数列结合数字的特性,配套之整体和部分,一切看似复杂,实为经典绝伦,浑然天成。立足于简单试题,而高于试题;也就是我们所熟知一切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么公务员数字推理又何尝不是来源于小学奥数而高于小学奥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公务员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