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冲刺预测试卷(三)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题号123总分核分人得分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必须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用钢笔或圆珠笔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或填涂)自己的姓名及有关信息。
2.申论考试与一般的写作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请先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50分钟,建议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用于作答。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
二、给定资料
1.“公共服务”无论是作为概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还是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涵,很早就引起党和政府乃至普通公众的高度重视。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投入逐年增长,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矛盾的转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促使政府更加重视改变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据国家的相关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在2000年以前呈逐步增长态势,2003年以后呈快速增长态势。2003年国家财政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出为2 712 24亿元,2007年增加到5 396 01亿元。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普及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及再就业成效明显,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跨越温饱水平而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时候,对公共服务水平表现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政府与社会更新观念,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拓宽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也不讳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公共服务现状难以令人乐观,与公共服务相关的理念、措施及具体做法亟待改进,公共服务惠及民众的生活领域应该更为均衡,公共服务的水平亟需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支出总量规模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从1978年的1 122 09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3 930 28亿元,扩大了30倍。研究表明,如果把实际公共支出全部纳入统计,2003年,我国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2 55%,与发达国家30%以上、发展中国家26 4%的平均水平相比,应该说我国的公共支出总量规模基本适应了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但是,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并没有表现出同步调整。在公共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大,而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偏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我国公共支出中,社会教育支出比重为26 4%,而社会教育支出的比重自1992年以来一直提高不大,这与市经济发展对公共服务的要求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2003年,国家投入教育事业的经费为3 352 14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13 60%,2007年增加到7 056 35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14 24%;国家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为830 83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3 37%,2007年增加到1 973 79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3 98%。很明显,四年过去了,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和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百分比增幅极小,与我们国家GDP增幅极不相称。
3.我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很长时期以来侧重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农村居民在公共服务方面受到的关注极少,分享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水平极低。有研究表明,2005年若把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5~6∶1。公共服务存在着城乡失衡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基础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等现象仍然存在。2000年,城镇普通小学生人均(每名学生平均,下同)预算内教育经费为953元,农村普通小学为558元,低于城镇41 5%;城镇普通初中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 120元,农村普通中学为667元,低于城镇40 5%。至2004年,城镇普通小学预算教育经费为1 379元,农村为1 035元,低于城镇25%;城镇普通中学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 457元,农村1 101元,低于城镇24 4%;在卫生服务方面,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受70%的卫生资源。2001~2005年,全国城市医院数增长率为13 8%,县级医院、保健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则分别下降14 94%和16 56%。
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也是触目惊心,以1998年我们“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东部地区达到96 47%;中部地区达到81 87%;西部地区仅达到42 26%。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三分之二的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据专家对我们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地区差异分析可知,2000~2004年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绩效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的得分在0 6以上,而甘肃、贵州得分为0 36左右。在社会保险方面,2005年,我国三项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重,东部地区达到41 9%,中部地区为27 6%,西部地区仅为22 7%。北京为94 4%,而西部的云南为17 1%,广西为17%,西藏为10 7%。
公共服务的行业和身份差距造成的失衡已经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人们的这种不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不同部门、不同属地收入天壤之别。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付出的劳动代价相近或相同,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会形成极大的收入差距;二是人们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由于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编制内职工或编制外职工)、等级因素对分享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三是农民工在获得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总体上远远低于相同居住地的城市职工,很多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再教育、就业还没有被纳入城市整体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少部分人可以享受到远远超过“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普及性。
4.据介绍,重庆8 000多辆合法营运的出租车中有7 000多辆车的运营许可证为公司所有。根据重庆市交委数据,2008年以前的10年间,主城区仅在1997年新投放了700辆出租车。2008年初,重庆市新投放1 417辆出租车,新车指标的分配仅面向有100辆车以上的公司,并按5∶1的比例配置。每个新增出租车指标每年收取有偿使用费1 5万元,经营指标使用年限是8年,总计12万元。这种几乎很少增加的垄断性指标,成了出租车公司坐收暴利的稳定来源。一位出租车主说,他和公司签的合同属于“全包型”,一次性付费给公司34万元,才能拿到一部出租车4年的经营权,4年后公司只退给他不到10万元。公司不但坐吃20余万元差价,每个月还要收8 000元的管理费。事实上,出租车公司每辆“天语”新车的车价加上指标费,四年总计也不出12万元。司机们在四年中支付的承包费和管理费足够买数台新车。暴利之高,称为“盘剥”也不为过。出租车公司手里拿着政府营运权证指标,平均每辆车一年获利7万多元,车主和出租车司机却只能拿到零头。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目前拥有出租车达96万辆,年客运总量达213亿人次。而出租车行业的上述乱象,并非仅见于重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