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在校生谎报资历考公务员 八成称有助求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5日 10:15   中国青年报
海南师范大学举行模拟招聘会,学生的求职陈述、考官的严格提问,为在校大学生下一步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锻炼。虽然是模拟招聘会,与会同学同样心情紧张。 《海南日报》 苏建强摄
海南师范大学举行模拟招聘会,学生的求职陈述、考官的严格提问,为在校大学生下一步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锻炼。虽然是模拟招聘会,与会同学同样心情紧张。 《海南日报》 苏建强摄

  北京大学学生小华2008年年底参加了国家公务员笔试,结果在上百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但她却不得不与面试无缘。因为她当时还有一年才毕业,不具备国考资格。

  让人疑惑的是,小华是怎么通过报名资格审查这一关的呢?小华坦言,在填报过程中,她谎称自己“已经毕业”,并在基层工作经验一栏填写了“2年”,由此得以通过资格审查。对自己的不诚实,小华认为情有可原:“高考还有模拟考试,竞争猛于高考的‘国考’,就不能让人练练兵?再说,我也不会挤占别人的名额。我退出后,下一名会自动补上来。”

  2009年11月29日,被称为“国考”的公务员考试在全国44个城市同时举行,超过100万人参加了考试,再次刷新了上一年的纪录。据了解,像小华这样的“试考一族”并不鲜见。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158人参与),70.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试考族”。

  84.2%的人认为“试考”对求职会有帮助

  本次调查中,48.5%的人赞同“试考”行为。50.1%的人认为,大学生就应先知先觉、未雨绸缪。

  华中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张琳(化名)曾于去年参加“试考”。在他看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比起一些临时抱佛脚的学生,“试考族’的努力奋斗精神值得提倡。

  如今不仅仅是“试考族”越来越庞大,还有不少非应届生提前参与企业应聘。张琳告诉记者,还有人最终获得了录用通知。不过,在企业得知学生并非应届毕业生后,很多企业并没有表示反感,相反,他们鼓励学生大四时继续应聘该企业,个别企业还会邀请学生去实习。

  大一时,张琳参加过一场某世界500强企业招聘宣讲会。该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在介绍完企业的基本情况后,还向大家隆重介绍了一位员工。这个员工大三时参加了该企业的应聘,并获得录用通知。企业得知他并非应届生后的做法,让张琳备受震撼:“这个学生退学了,企业录用了他。”

  张琳说,“试考”、“试应聘”除了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还可能赐予学生一次人生的转折机会,值得一搏。哪怕是获得渺茫的实习机会,也弥足珍贵。

  调查中,84.2%的人认为“试考”对求职会有帮助。其中,19.5%的人觉得“帮助很大”。仅9.1%的人觉得这样做“没什么帮助”。

  39.5%的人认为“试考族”对真正找工作的人不公平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受访者对“试考”行为的态度,并没有形成“一边倒”的局面,仅有21.1%的人明确反对“试考”行为。

  但有39.5%的人担心“试考”会挤占应届毕业生的机会,对真正找工作的人不公平;38.9%的人认为,“试考族”提供虚假信息有违诚信,不值得提倡。

  北京某会展公司职员光光认为,“试考”行为有违诚信,诚信又是公务员很重要的素质。“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如何成为真正的公务员?这样的人将来会不会也造假?”

  调查中,有网友干脆建议,“鉴于‘试考’者众多,国家可以考虑设立‘试考专场’,供大学生练兵。”但这个提议马上遭到不少网友反对,有网友反驳:当考公务员也成了一种“应试教育”,这些人即使考上了,会不会也是“高分低能”的官?

  北京某高校研二学生冯峥则认为,在这个竞争的社会,“试考”无可厚非。“对学生来说,找工作是头等大事,只要不损害别人利益,其他原则都可以推后。这实在是求职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不过,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宋良容认为,“试考”、“试应聘”很可能损害他人利益。非应届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或招聘的时候,通常不计较得失,这样往往还能发挥出水平,而应届生迫于就业压力,很容易患得患失,发挥失常。“非应届生通过‘试应聘’,最终被企业录用或‘延期录取’,这对应届生非常不公平。”

  “企业千里迢迢来学校招聘,是有成本的。如果‘试应聘’的学生越来越多,企业将来只能做两种选择:要么增加面试入围人数,增加时间成本;要么干脆取消明年来该校的招聘计划,毕竟现在很多企业非常看重员工的诚信问题。”宋良容建议,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将“试考”、“试应聘”等行为计入“诚信档案”,并给予当事人相应的惩罚。

  从事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的魏秋实,则提醒一些希望通过“试考”实现“曲线就业”的学生:“这种学生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几率非常低。”他还指出,提前求职遭拒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对大学生的心理会产生消极影响。“学生不要轻易‘试考’。非应届生应更多专注于学业,做一些适合非应届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调查显示,41.4%的人觉得,大学生还不如参加实习等社会实践,对就业更有用。

  “找工作的过程不要成为一次‘点球大战’”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参加过“试考”或“试应聘”的人在谈及原因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迫于就业压力”。本次调查中,也有73.2%的受访者将“试考族”视为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的产物。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去年12月表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林新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在这种压力下,在校大学生会处于一种茫然的心理状态。加上学校、社会各方都将“一次性就业率”看得非常重要。大学生如果不能在毕业时找个好工作,就会成为“弱势群体”。这种找工作“一锤定音”的现状,促使非应届生也直接感受到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体制除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外,对社会经验、责任感、处世之道的培养还不够。大学生在经历多年考试竞争后回头看看,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准备好接受社会上的竞争,找工作时只能靠‘临门一脚’的能力和运气。”林新奇说。

  他认为,对于“试考族”来说,他们本身积极应对就业的态度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相关用人单位在审查应聘者资格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更合理的规则,保证招聘程序的公平、诚信。学校也应为非应届生提供“试水”找工作的更恰当的机会和渠道,让找工作不要成为一次“点球大战”,不要让学生在茫然状态下“一考定终生”。记者 肖舒楠 实习生 娜迪亚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公务员 考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