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城建设是绵阳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提到。绵阳市坚持把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作为科技城建设实现突破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军工及民用光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激光及核技术应用“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新三城”建设,实施“园区倍增计划”,推广“一院所一产业一园区”发展模式,打造科技城建设的产业平台。
2010年1月19日在绵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启动《绵阳科技城2011-2015年发展及2020年远景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建设。
会议上还指出,加快“新三城”建设。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积极争取重大专项项目落户绵阳,促进环保、新材料研发和产业一体化,建设科学新城。依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加快建设风洞试验设施设备和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试验室,促进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与民用空气动力技术产业一体化,建设空气动力新城。依托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加快推进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建设,促进航空发动机大型试验与航空科技产业一体化,建设航空新城。
绵阳科技城建设,置身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科技发展的大形势下,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绵阳科技城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基地,在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要明确思路,推动绵阳科技城科学发展。
一是军民融合示范地。探索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新模式,创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支持政策,促进“军工技术←→民用技术←→民用产品”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双向互动转化,发挥军民融合、产学研结合创新示范功能。
二是科技创新策源地。充分释放国防军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创新潜能,积极服务、服从于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三是科技成果集散地。加速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建立军民融合技术交易、孵化、转化平台及产业化基地,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在军民融合科学技术、信息、知识与成果方面发挥孵化集聚功能,形成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集散地。
四是创新人才汇聚地。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集聚、使用和激励的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成为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型创新人才汇聚地。
五是高新产业集中地。以军民融合型产业为特色,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成西部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
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要结合重大工程和重大事项,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四川省和绵阳市负责规划的具体组织实施,充实完善省、市建设科技城机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科技城建设。在绵国防军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是科技城建设的主体,要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
第二,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部、省、市沟通协调,完善三级联动机制,合力推进科技城建设。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四川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统筹和协调省内各方面力量支持科技城建设。绵阳市做好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统筹、衔接工作,制定和落实好年度计划。继续实施项目报批绿色通道制度、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制度、信息互通制度等工作协调机制。
第三,加强考核监督。
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做好规划调控指标的年度考核评价。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并将实施情况向国务院报告。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保障规划实施。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