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各省公务员[微博]考试大幕拉开。截至昨日,已发布招录公告的23个省区市中,16省份报名人数集体下降,其中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如浙江去年报名者高达36万,今年最终缴费确认的为22.7万人,剧减37%。其他省份亦出现10%-30%不等降幅。(3月27日《新京报》)
从公考的招录与报名人数的变化,确实可以洞察到“量变”。或许,2014年是公考的一个“拐点”,即便还不能定性为“公考降温”,但从量变的温度变化看,下降的趋势似乎很明显。不作好坏评判,不搞褒贬认定,但对这种现象进行大胆的、多元化的预测可是必须的。当然,在预测与判断时,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其一,公考的正义性毋庸置疑。时下的公务员招录制度具备公平正义的资质——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通道,解决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且,有利于打破官员“世袭”,消除阶层固化,逆袭官二代的“子承父业”,尤其是,给草根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给平民一个人生出彩的机会,体现程序公正与社会正义……
其二,公考存在与生俱来的弊端。有关人士分析,近年来,国家公务员报考数量持续走高,职于国家机关也成为很多高学历人群的第一择业目标,加上“优中选优”的严格筛选程序,使得国家公务员考试产生很强的精英吸纳作用。并直指其弊:公共部门垄断社会精英资源,不仅使其他社会部门无法吸纳有用的人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权力监督遭遇深刻危机。
量变孕育着质变的能量、奠定质变的基础。就目前的“量变温度”能不能蒸发掉公考的诸多弊端?能不能引发公考的质变?客观地讲,有一定的兴利除弊之功:公务员“光环”的有所减弱,是职业的返璞归真,吸引力随着含金量的削弱而下降,这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其“精英吸纳力”,有利于精英的“分流”;“光环”退色,更有利于草根的生长……
质变的难度不容低估。单纯的“量变”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尚不足以引发“质变”。在现行的公考制度下,自由选择与“自然淘汰”显然难以达到质变的临界点。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公务员招录制度的改革,各地都在进行着谨慎的探索,这也是量变的过程,有必要“蹄疾而步稳”推进这项改革,以更好地实现其公平、公正、公信的“公品质”,更好地发挥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渠道作用。 (王旭东)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