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十六年:看行测如何蜕变

2014年11月30日12:33  中公教育     收藏本文     

  2014年11月30日上午,2015国家公务员[微博]考试行测科目落下帷幕,本次国考行测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分卷考试。

  199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1994年公务员考试开始在全国推行。这一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必考学科,开始在全国推行。纵观近15年公务员考试,以2002年和2006年为时间节点,把历史分成了三段:1994年-2002年处于“试水”期,行测一套试卷,题型题量也不稳定。2002年-2006年,行测分两套试卷,2007年-2014年行测又合并为一套试卷,2015国考行测再次恢复两套试卷。

  中公教育[微博]专家发现,2015年,国考行测两类试卷的主要不同在于今年地市总题量为130道,较省级以上少5道,主要是数量关系少了5道,其他题型题量均一致,只是题序选项顺序稍有不同而已。中公教育此前为考生进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分类辅导的方向与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从2015国考行测科目的题型和题量能看出,命题组也在试图通过各种改变,让行测考试找到一种最理想状态,以真正测查出报考者从事公务员这个职业所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

  下文中公教育专家将以具体题型为依托,细数2000-2014年15年来行测变化情况,以飨读者。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数字推理基本上每次都是考查5道题,具体题型上以古典型数字推理为主。其中2004年没考,2005年考了10道题,2008年出现了一道新题型的题目。2010年至今一直都没有对数字推理进行考查,虽然考试大纲每年都有数推这种题型的介绍。

  数学运算:中公教育发现,数学运算一直都是国考重点考查题型,题量基本稳定在15道,其中2000、2001、2002A、2003A、2003B、2010年均考查了10道题。计算题一直都是国考的必考题型,其中,利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属于常考题型;2004年第一次加入了容斥问题和排列组合问题的考点后,这两个问题也成为了国考非常重要的考点;2006年开始不再考查给出一个长算式计算结果这类题型,在此之前这种题型一直是国考的重点题型;从2011年开始,国考行测题型趋向于稳定,主要体现在题干变长,条件变复杂,但是绝大部分题目都有简便的解法,所以掌握好整除、特值、比例和不定方程等技巧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从行测考试诞生的那一天起,言语理解与表达就成为这一科目稳定而重要的一种题型,在行测考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变化较大,下文中公教育专家以时间为轴,梳理2000-2014十五年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透析这一题型的命题规律。

  一、知识考查阶段(2000-2001年)

  这一阶段的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各占50%,申论考试还没有出现。命题思想主要是考查知识积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考查的题型比较单一,2000年与2001年都是考查20个片段阅读,材料比较短,多为复句,提问方式也较为单一,基本上就分为两类,一类是观点题,一类是词语理解题。题目较为简单,基本上就是考查中学语文的材料理解题目。

  二、分卷求变阶段(2002-2006年)

  经历最初考查知识积累的阶段,公务员考试开始思考新的命题方向。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A、B两类,A类增加了一个新的考试科目,就是现在大家感觉“较难对付”的申论。根据不同的职位,行测分两张试卷考查的考试形式一直持续到2006年。在这一阶段,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02年A、B两套试卷均考查6篇文章阅读,每篇文章5个小题,共考查30个题目,两套试卷言语部分没有任何重题,A类主观题目比B类多些,B类题型更为细节化。在文章阅读的小题型中,选词填空题目首先出现,A、B卷没有任何重题。2003年言语题型又做了调整,A、B两张试卷题型不完全相同,A、B两类都出现了3篇文章阅读,但A类出现了3个语句衔接题目,而在B类试卷中选词填空作为一种独立题型,率先出现。但这时的选词填空,更侧重于词语辨析,而且四个选项之间会设置重词,相对来说需要辨析的词汇量并不大。A、B卷题目重复率为17%。

  2004-2006年,言语理解又重回了片段阅读时代,每年考试都会有新题型出现,比如2004年,   B类试卷言出现了编题型题目,2006年B类开始出现道理启示类题目。这三年,两套试卷的重复率逐年递增,到了2006年,重复率达到了44%。这样高的重复率也为行测在次年的合卷打下了基础。

  三、稳定规范阶段(2007-2009年)

  经历了合卷到分卷,到了2007年,国考行测又开始统一为全国一张卷。总结了过去那些年的命题经验,公务员行测命题开始走向规范。这三年行测的总题量稳定为140道,而且考查的几大板块也非常稳定。在这样的命题背景下,言语理解的考查也非常稳定与规范,首先从题量上说,三年考查均为40题,从题型上说选词填空题与片段阅读题各占半壁江山。这一阶段片段阅读题目的材料逐渐加长,题型也丰富起来了,接下来叙述、标题、排序题都开始活跃,选词填空题考查的词汇量也逐年增大,四个选项之间基本上不会设置重词了。而且从考查侧重点来说,逐渐侧重于考查语境。

  四,全面考查能力阶段(2010-2014年)

  到了2010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开始全面考查能力。具体到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从2010年开始,选词填空部分逐渐弱化词语辨析,而重在分析上下文,即语境的作用突出了。片段阅读材料进一步加长,重点考查主观题,提问方式多样化,考查的角度也更为灵活。排序题重出江湖,考查了两道。延续这一考查趋势到2011年,国考大纲明确提出考查三种题型,分别为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自此,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也终于有了确定的名称,言语理解与表达也全面进入了考查能力阶段。概况的说,就是言语和其他题型一样,也考查学员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都需要宏观分析,理性做题,靠语感做题的时代已经渐行将远。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纵观2000年至2015年国考15年判断推理考情,总体上考查难度逐渐递增,考查题型趋于稳定。从考查的题目数量看,基本稳定在35-45个之间,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以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为主,2000年、2001年和2005年出现过事件排序,2000年还曾将常识判断作为判断推理的一种题型考查,2002年B卷中出现10个机械推理的题目,主要考查基本的物理知识。

  逻辑判断:作为判断推理中最稳定的考查题型,在2000至2006年被称为演绎推理,从2007年起改为逻辑判断,除03至06年考查15题之外,其余每年均为10题。从考点变化看,06年以前主要以必然性推理,尤其是朴素逻辑为主,可能性推理的考查比重较小,主要集中在结论型和解释型题目中。06年起,逐渐加大可能性推理的考查比重,尤其是削弱和加强的题目,考查难度逐年增加。但假言命题推理、朴素逻辑真假话问题、元素对应问题仍是多年来逻辑判断考查的重点题型。从出题的选材看,生态环境,农业发展,经济贸易,高危疾病,生物科技,教育问题都曾作为高频材料出现在考题中。

  定义判断:从2002年起出现在国考中,每年稳定考查10个。03至05年以法律和行政管理类概念为主,题干较短,定义较简单,大多依靠生活常识即可解决,如健康、隐私权、重婚等。2005年首次出现多定义判断,出题领域逐渐开始丰富化,如文学领域,考查复句、绝对反义词等,哲学考查主观唯心主义,心理学考查自我实现诺言。06年更是出现了多个经济学领域定义,题干逐渐加长,难度增加。特别是09年以后,定义判断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常识解决,需要相应的解题技巧。

  图形推理:也是判断推理中稳定考查的题型之一,除2007、2008、2009三年考查5题外,其余均考查10题。15年中,图形推理变化多样,不断出现新题型和新考点。2000年到2002年,主要题型为类比型,以旋转、平移、叠加和线条数的考查为主。2003年首次出现6个顺推型题目,新增图群、一笔画、重心等知识点。2004、2005年出现了平面立体图形的转换,以多面体的考查为主,难度较大。同时,嵌套图形,对称的知识点也已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唯有2004年的图形推理中,出现了一类以考查视觉推理为重点的题目。2006年出现了九宫格,2011年出现了分类分组型,这几种题型也成为近几年常考题型。2010年以后,尤其是在对立体图形的考查上,每年都有新增考点,如2010年的三视图,2013年的剖面图,2014年的立体图形组合等。总体看,图形推理稳中有变。

  类比推理:从2006年起在国考中考[微博]查,除2010年和2012年考查5题,其余每年均为10题。从题型上看,2008年起出现了三项式和括号式,并成为之后稳定的考查题型。考点上看,词义关系、种属关系、功能关系、加工关系一直是考试的重点。考查难度年增大,侧重于对经验常识的考查。

  事件排序:是判断推理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题型,在2000年、2001年和2005年考出现过,题量分别为15、15和10。侧重对流程顺序和因果顺序的考查,题材多与生活联系紧密,对生活常识要求较高。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一直都是国考的必考题型,题量非常稳定,其中2002年和2011年考了15道题,2010年考了25道题,其余历年题量均稳定为20道题。中公教育专家发现,从题型来看,分为图形、表格、文字和综合性资料,从2008年开始较少出现纯文字型的材料,而是被图和文字或表和文字这类综合性资料所取代。每篇资料分析下边的5道小题从2006年开始趋向稳定,前四道题为计算、排序或比较大小题,第五道题为综合判断题。知识点以增长、比重为主,倍数、年均增长、平均量等问题也有所考查。从材料内容来看,与经济和生产有关的材料最多。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行测考试必考题型之一,从安排来看,常识判断曾经作为判断推理的一种题型考查过,但从2001年开始,独立成为一种题型。从考点来看,从2008年前以考查法律、经济、时政为主转变为以测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也就要求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全面了解、综合管理等。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15年来变化的全面细致解读,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国考行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