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降温”背后的时代变迁

2014年12月08日10:31  中国产经新闻     收藏本文     

  11月30日,是11月份的最后一天,也是北京入冬以来较冷的一天。当然,对于出生于1992年的刘莉来说,这个日子还有一个更加鲜明的标签:2015年国家公务员[微博]考试笔试的日子。

  寒风凛冽,落叶满地。但刘莉并无暇关心这些,她站在考点门口的角落里,专注地翻看着手里的资料,等待考场大门向她打开。

  据国家公务员局统计,实际参加今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的人近90万人,而去年是99万人。本次国考招考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2万余人,相比去年增多约3000人,招录人数创历史新高。从今年的整体情况看,不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参考人数都比去年下降10万人左右。

  这不仅被看作国考的“降温”,更被解读为“90”后不屑于做公务员。

  但刘莉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虽然表面上看国考似乎是在降温,但考试的激烈竞争程度并没有太大的下降。“虽然竞争的人数少了,但是真的想考的人也都希望抓住今年的机会努力备考,而真正的竞争对手就是这些人。”

  显然,刘莉也是自己口中那部分想要抓住今年的机会而认真备考的人。

  作为“90后”,刘莉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公众对于公务员工作的枯燥、人情关系复杂的刻板印象并没有影响她对这份工作的热情,相反,她对这份工作充满想象,对于所有可以想象出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她似乎都像是在回答面试题目一样,给出一个似乎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一大批像刘莉这样的“新人”努力奔向体制内的时候,已在体制内的“新人”们也正在呈现一番别样的风景。

  “铁饭碗”思想渐淡

  在国考受热捧程度持续飙升的时候,人们拼命挤进公务员队伍有着非常雷同的原因: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铁饭碗。而现在,“铁饭碗”的思想在这些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务员们心中,已逐渐退去。

  刘莉目前就读于天津某三类本科院校,学习经济类专业,是一名2015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学校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加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公务员报名的门槛又比较低是刘莉毅然决定选择考公务员最直接的原因。她说,自己本身并没有特别感兴趣的工作,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虽然非常想进入公务员队伍,但是对这份工作并不是特别的热爱,只是“不排斥”。

  由于这种“不排斥”而选择考公务员的人员并不在少数,今年刚刚入职天津市某工商分局的小李对于考取公务员也是这样的态度。小李本科毕业于国内某知名政法院校,原本可以留在实习过的律所,但由于未通过司法考试,而让这条路陷入僵局。于是,他选择了考公务员,而对于这一份工作,谈不上热爱。

  有着类似情况的还有同样今年入职北京市国税局某区分局的小张。小张本科毕业于山东一所重点大学,学习经济学专业。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本校比较“水”,竞争力不大,本想考研[微博](微博)又担心失利,于是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

  同样是今年刚刚入职中央某部委从事涉外工作的小王却有着不同的态度。小王本科毕业于某211院校,学习法学专业。“从事这份工作仅仅是因为喜欢(涉外工作内容),如果这份工作不是公务员,是别的,我也会去。”

  虽然有着明确的职业兴趣,但小王坦言,他很理解一些“不知道想要做什么”而考公务员的人。

  小王说,在他的同事中,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的真正兴趣是什么,别人考公务员,也就跟着考。很多人在学校里并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实习或者实践,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先做几年公务员沉淀自己,想清楚了则自然会有其他行动。

  这种所谓“沉淀期”,在小张的身上已经有所展现,他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还算满意,但总觉得对工作内容已经开始产生倦怠。“我们的工作只要会用电脑,认识字的人都能做。”他调侃道。小张说自己现在刚刚入职不久,对于未来还没有太多具体而明确的规划。“但肯定不是抱着这份工作是铁饭碗的态度,时机成熟了,还是会考虑改行。”

  心态更加阳光

  刘莉对于公务员的工作状态都还停留在想象阶段,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她并不清楚。

  不要轻易改变现状,似乎是机关里生存的一个规则。除此之外,这些年轻公务员还遭遇过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在办公室午休时看昆德拉的小说,会被认为“不食人间烟火”;“整天摇头晃脑”会被视为“无法和其他同志相处”;同事之间私下可以关系好,但上班期间“不许乱串办公室”,因为晋升时会有人四处打听情报。这是“机关里的年轻人”对体制内的抱怨,他们觉得体制就像一堵围墙,慢慢磨灭着人的个性,消耗着热情。

  看到“前辈们”的抱怨,刘莉并没有因此而担忧如果自己进入体制个性会被压抑,相反,她更表现出一种淡定:“有人的地方就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是说只有机关里有。”“如果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施展,要先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想法成不成熟,是否有可行性,如果有的话,会尽力主张自己的观点,但是要讲究团队精神,大家共同探讨磨合,耐心询问大家的意见,如果最后得不到施展,也可能是自己的想法不适合这些事情。”

  刘莉的想法看上去更像是面试题目的模板,充满了理想化色彩。

  已经入职四个月的小李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更加真切和直接,“工作全由领导拍板,即便决定实操起来存在问题,也没人去提,缺乏团队讨论的氛围,有种盼着你出错的感觉。”不过小李也直言,自己目前跟同事的关系相处还是十分融洽的,他也并不担心在体制内个性会被磨灭的问题,“个性又不会在工作的时候发挥,业余时间都可以啊,再说,在企业工作时间也不是都可以发挥个性的。”

  在反腐力度空前,公务员福利待遇下降后,70、80后的公务员们开始谋求新的出路,甚至有人曾提出“公务员辞职潮”的话题引起热议。

  而在刘莉眼里,福利待遇的下降是可以接受的。“福利不如从前也是相对的,只能说管理更加规范,国家反腐力度加强,那些所谓的福利可能就是不太符合规定的福利,不会给公务员的生活带来太大变化。”

  小张也有着类似的观点。他直言,福利的下降对于新入职的人没有什么影响,只是老同志们会有一定的心理落差,就现在的薪资水平而言,满足日常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小王指出,刚刚走出校园,所拿的工资就是和自己能力相匹配,能力、经验各方面都还达不到拿高薪酬的标准,等提高一定水准,薪酬也自然就能提高。并且公务员就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不是一种能赚钱的职业,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对于国考“降温”,他认为只是大家更加理性,国考恢复常态而已,以前的追捧才是不正常的。

  对于职业技能问题,3位受访的已入职的“新”公务员均没有表示担心。

  小王笑言:“没有任何技能的提高是不可能的,拿我的工作来说,涉外工作首先就会在外语方面的提高非常大,其次人脉资源的积累、视野的开阔以及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提高的。”

  小张和小李都面临着工作中的各种考试,这些考试也是需要学习才能通过的,这无疑就是技能的培养。“就我的岗位而言,如果自己想学的话,还是能积累相关法律知识和事务操作的经验的,如果自己混,那就没啥了。”小李补充道。

  改变源于时代

  国考从被狂热追捧到回归理性,青年人思想的开放以及心态的平和,这其中的变化都来自于这个时代的变迁。

  在采访中,小李曾对记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活多钱少不被理解。”虽然每天除了午休几乎都在忙碌,每周休一天,还是会被人说:“你不乐意干我来。”小张在税务大厅为群众办理业务时,也时常遭遇别人以纳税人的名义呵斥他态度不好。

  人们对于公务员的态度不再像从前那样“朝圣”一般了,而是逐渐恢复冷静,理智看待这一份职业的定位。

  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今年报考情况看,考生报名更趋理性。近几年社会媒体对公务员职业的分析、报道增多,考生对公务员职业有了更进一步了解,跟风报名情况减少。同时,今年招录机关按要求对招考职位的描述更加具体,资格条件设置更加详细,减少了考生的盲目报考。

  90后人群正成为国考主力军,他们在职业选择与人生规划上,更为个性、更为理性。社会正在变得更加包容与开放,让这群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与选择。

  清华[微博]大学[微博]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市场和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对包括年轻人、普通人创业等方面的程序大大简化。如果把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视为就业的三大块,其他两块则提供了更多就业空间。

  不再抱定“铁饭碗”,心态更加阳光,是这个时代的变迁为新一代年轻人打上的烙印,当越来越多带着新鲜特征的年轻人走入体制,则改变的将会是这个体制的生态。

  申论考试结束后,刘莉从考场走了出来。此时,天色渐浓,寒风更加刺骨。刘莉的脸上少了上午开考前的紧张感,从容地走向来时的公交车站。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国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