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怡筠:过度依赖搜索 当心大脑变抽水马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 15:59   广州日报大洋网
张怡筠:过度依赖搜索当心大脑变抽水马桶
趣味测试

  大脑变成“抽水马桶”

  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通过观察发现,由于对搜索引擎的过分依赖,让太多网民不再费力去记忆,不再绞尽脑汁思考问题,不再为一个观点而争论,“不记、不想、不争”,已经是许多都市白领最普遍的互联网行为。“以前人们觉得自己的大脑应该是知识的蓄水库,然而现在年轻人的大脑却像抽水马桶一样,一切知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丧失了基本的积累。”

  过去的两年中,在批阅自己带的硕士研究生作业中,张博士时常发现,学生交的作业从内容到观点都大同小异,“过后才发现,那是因为他们都使用同一个搜索引擎。”张博士有些无奈地摇头道,同时也非常担心方便的搜索引擎让这些年轻人不思考不记忆,失去了创造力。

  张博士提醒,把“搜索”当作解决问题的唯一模式是可怕的,当遇到问题求助于搜索引擎时,网友们提供答案并不需要负责任,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这对于鉴别能力不强的人甚至会产生误导。“知识若不花力气去擒获,搜索来的知识,虽然丰富,但如果不加记忆、组合、创新,它就不真正属于你,所谓万事俱备的搜索引擎里的“标准答案”也不免辞典、教科书的僵化,甚至会出现以讹传讹的转载。你能随时随地带着电脑出行么?面试时遇到考官的刁难,你难道要转身去google后再答?

  搜索成为安全感来源

  张怡筠发现,许多人之所以迷恋上网络搜索,是因为他们怕在朋友的谈论中有太多事情自己不知道,“置身于与人交流中,对他们提及的内容一旦不知晓,他们就会坐立不安,又由于交流障碍无法直接与人交流获得答案,于是只好沉浸在对海量信息无法掌握的焦虑之中。”因此,人们习惯从网络搜索中获取一切生活中需要的信息,甚至变成自身安全感的一种来源,有些人的症状比较严重,对网络搜索的依赖导致他们丧失的沟通能力。

  “其实,我们不用每个问题都要懂,在朋友的交谈中,学会提问,也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主动。”

  张博士欣赏许多欧洲人的生活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很少随身携带电脑,而是随身携带一本书,因为看书的同时会促进你的记忆和思考,但如果依赖网络,依赖搜索,则让你感觉那些知识就是在那里,你需要的时候再去搜就可以了。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