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说到港台的软语和它身后的港台文化,我们觉得王朔对港台文化始终保持着警觉的态度,横目冷对。这是因为,在中国当代的文化市场里,除了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外,还有港台文化这么一支生力军。 我们大家也还记得,引发新一轮大众媒体对王朔关注的导火索,就是他借批金庸的小说,来大骂港台文化。只是后来因媒体的误导,很多人只关注他批了金庸,而忽略了他真正的用意——警惕港台文化中那些恶俗的东西。 在此,请我们以认真的态度,来重新关注王朔对港台文化的思考。 王朔:现在,我倒觉得能够彻底打败文革语言的,能够抓住最多数大众的,只有港台大众文化,港台式的软语普通话现在已经直接威胁到以北方方言为腔调的普通话了。再过一些时间,北方的鸳鸯蝴蝶也好,南方的靡靡之音也好,大众的小品也好,精神的小品文也好,全都过到港台,在那儿沤着、发酵,然后再加点西方的,商业化一包装,工业化一制作,已经做了20年的群众工作,从娃娃抓起,现在的小孩一口的“鸟语”,等这些娃娃长大成人,想学术都说不好庄严的腔调了。所以我们这一代的语言,好的也好,坏的也好,统统被港台鸟语给吞没了。现在,像你我这样的三四十岁的人,还知道北方方言这个话的妙处,你再看二十年以后,年轻人因为对广普话的熟悉,老看粤语片,广东话的幽默他们也懂了,笑话都开在这里面,用典也用在这上面。其实最终可能被广东话给化掉了,全国人民统一到广东普通话上。“一国两制”,主权在你,话权在我。 老侠:港台普通话或广东普通话已经占领了大部分娱乐性的电视、广播,它有示范性,现在全国各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主持人,甚至中央台的大型晚会上的主持人,为了取悦大众,全部学港台主持人的腔调,包括调侃、开玩笑。“老公”已经通行全国,有些港台词汇也进入学术领域,如“达成”、“企划”什么的,原来咱还真没有。这套港台的普通话系统,它的渗透力有多强,会不会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大家将来只能说这些“鸟语”了? 王朔:它现在当然还没有渗透到小说创作里来,我觉得就是因为写小说的,还没人好意思用广东普通话写。所谓后来的,也就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其中有一些没长进的,就在那些流行刊物上用“鸟语”了,像《希望》、《女友》等等,有些小女人用,有一些大男人也用,在这些刊物上写一些“寄语”之类的东西,用的语言方式都是港台的那些,似乎一给青年朋友“寄语”,除了“鸟语”就没的可用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非常习惯接受那种比较软的温情的腔调,不象我们年轻时听的都是硬邦邦的口号。这种“鸟语”最讨厌的是滥用形容词,就是特别强调那种惆怅呀、那种寂寞呀,强调青春期的那些种种不适应……这些刊物上那种情结的文字非常多,特别碜人。 老侠:“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代替了“大江东去浪淘尽”。我觉得,港台的婉约比起大陆自己土产的婉约要更纯粹,更少大道理的渗透,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港台。 王朔:港台是不是最终能够渗透进大陆小说,把咱这儿的小说全改样,我觉得就要看港台的大部分文字,特别是流行杂志上的文字都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是,那我想大陆恐怕也不能幸免,就是说将来最起码是大众文化这块儿,流行杂志,流行报刊,包括电视电影无法抗拒这种语言方式。 老侠:像台湾的余光中的诗和散文就特别软,读上去宋词婉约派的痕迹特别重。他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冷雨》吧,那种腔调已经软得近于流行歌的歌词了。 王朔:我发现现在的古装戏里说的不三不四的那种方言已经有点港台味了。现在的时装戏已然被港台渗入。前段时间北京播的两个青春偶像剧,一个叫《真爱道白》,有些人戏称为“真傻道白”,这戏中的主角由胡兵主演,他说一口台湾腔,这太奇怪了,大陆土生土长的演员能这么快地在语言上港台化。大陆时装戏的潮流就是合流倾向,即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演员合在一起演。还有那个《将爱情进行到底》,有些人叫“将肉麻进行到底”,也是这样。它里头一定要说些软绵绵的话,都是大家之间互相打情骂俏的软绵绵的话,好象谈恋爱只能这么软绵绵的腻乎乎的。这种类型的东西,基本的语言方式都是港台的,而且从情绪上也反映出港台的影响。我觉得使用港台的这个语言也没什么,奇怪的就是,他的情绪也都是港台的。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