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一)敏锐的政治洞察能力和政策分析水平
讲政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是公务员的一项必备素质。作为选拔录用公务员的重要考试,《申论》无疑肩负着检测考生政治素养的重要职责。可以讲,政治性是《申论》的第一属性。最近几年,《申论》全国卷和上海卷的内容中社会热点问题和政府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频频出现,不能不说是对考生政治洞察能力和政策分析水平的检验。
下面分别以全国卷和上海卷近年的选题为说明:
全国卷:
2000年:制约中国发展的环境问题
2001年:中国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药品中含PPA事关用药安全和民众身体健康问题
2002年: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003年: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
2004年: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问题
2005年:“三农”中的农村扶贫问题
2006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公共危机处理问题
2007年:土地监管问题
2008年:怒江决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或科学发展问题)
上海卷:
2001年:沙尘暴反映出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问题
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影响和利弊得失问题
2003年:人才强市战略问题
2004年:上海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问题
2005年:行政许可法与依法执政问题
2006年:公务员挂职锻炼制度建设问题
2007年:公务员制度比较和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问题
2008年:政府绩效评估问题
这些问题范围十分广泛,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给定的背景材料或是当前的社会热点,或是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或是政府执政的着力点,具有不回避社会热点和政府管理工作难点的鲜明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些问题往往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并为社会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对政府,这些问题都是其特别关注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是否敏感,是否能站在党和政府治党治国的高度对它们加以审视,是检验一个人政治素质是否高的重要标准。
对这些问题敏感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则在于,要能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能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分析形势、把握规律。这一点,从《申论》考试的宗旨中不难看出。宗旨要求:考生在认真阅读和深入理解材料中反映的观点和隐含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并且能进一步予以引申,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这些都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把握水平。
以《申论》2001年全国卷为例,“PPA”事件是2000年医药界的爆炸性新闻。作为问题讨论的焦点,出题者的目的绝不在于就事论事,想让考生解决的也绝非专业性极强的技术问题,而是为了讨论涉及大众、人人关心的药品使用安全问题、药品监测问题、公共健康保障问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问题等等。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如能从各级政府、医疗机构、药品监测部门、社会舆论等几个不同的方面,以“切实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等为题,层层深入,逐渐展开,这样就抓住了命题人的意图。
而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策分析水平,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是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要大量阅读十六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以提高政治敏锐性;二是要特别关注近一年来的时政热点,要对重大理论和政策有相当的了解,对重大现实问题努力做到深入分析。具体而言,在备考期间,考生要通过各种媒介,尽可能多地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尤其是国内近期发生的大事要事,以及对这些事件的跟踪报道和权威分析。要掌握重要政策、重大事件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趋势,进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
(二)对大篇幅文字娴熟的阅读理解能力
对给定材料的阅读,是《申论》考试的基础性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用在答卷上直接反映,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居于首位,不容滞后。
《申论》要求考生在反复阅读试卷给定的背景资料和提出的相关问题之后,根据材料的核心内容和反映出来的中心问题进行归纳、阐述和论证。与传统的阅读理解考试相比,《申论》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和理解文意的过程中,不断完成由事实到观点、由具体问题到本质属性的升华,从而把一堆零乱的素材进行科学的归并,将分散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并通过思考、分析和概括,把握材料的主旨和中心。其中,能否快速阅读材料,能否准确理解、把握材料中蕴含的意旨,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阅读理解能力如何的问题。
《申论》给定的材料,是考生思维的依据和线索,这些半成品的背景材料,头绪不一定非常清楚,条理顺序也可能不太明朗,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需要考生研究、梳理、归纳。从材料字数来看,其量大面广是近几年来《申论》考试命题的一个发展趋势,无论是全国卷还是上海卷,《申论》材料的字数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笔者认为,考生在阅读材料时,需要把握主题,处理各类信息,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妨借鉴我提出的“《申论》四步阅读法”:
第一步:粗读。
第二步:通读。
第三步:细读。
第四步:精读。
(三)对繁杂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
《申论》所给定的材料,一般为1500~5000字的事件型或现象型材料,尽管其内容相对丰富且没有明确或已经指定的观点,但其表述准确,内容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多方面知识,是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的弹性材料。
从内容上看,《申论》测试的材料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有一定影响面而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客观陈述为主。这类问题涉及的对象往往是双边的、具有“案例”的某些因素,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案例。
第二种,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装而成的。它可能是影响范围很大的突发事件,也可能是积久未解的社会“难题”,与“新闻综述”有些形似,但决非是成型的新闻综述。
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申论》测试材料是由诸多信息“拼合”而成的。这些信息(无论是客观陈述的,还是评析议论的)大都具有相关性或连带性,但有些材料之间是没有什么关联的。测试材料不是一篇文章数则“子材料”的顺序堆放,而可能是错落、杂糅的,不一定体现严格的时间顺序或严密的逻辑顺序。这就要求考生能在正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筛选、加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提炼出所给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或者主要问题,形成阅读环节的小结。这个环节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接下来提出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影响到将要进行的论证是否有扎实的立论基础。
(四)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申论》测试中,考生要在理解、分析命题者给定的“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或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环节主要考察考生思维的开阔程度、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根据个人的知识、阅历和经验对同一个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在完成这一环节时,要结合社会实际,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体详实又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力争做到合理、合情、合法,切忌提出一些理想化、抽象化、空洞化、超越现实的对策。要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在提出对策时不狭隘偏激,不独断专行,要承上启下,要左右协调,要胸怀广大。
具体说来,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个人定位要准确。
其次,善于针对问题提出意见或办法。
最后,对策和建议要有可操作性。
(五)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测试,为考生设置了一系列“主观性”试题。目前,《申论》测试要求考生作答的文字量在1500~2000字。它所考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通过文字表达来体现。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是《申论》测试中的一个重要测评要素,在各个题目中都有它的“赋分值”。对这一点,考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弄清要求,在备考过程中通过必要的训练,提高、优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申论》测试,要求考生能作片段陈述和成文论述。不管是片段还是成文,都应属于文章类,而不是文学类。考生应以说明、陈述、议论等语言形式为主体,表达自己概括、分析的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做答,不需要文学修饰和大量的文字加工,不能借题发挥抛却材料写成散文或随笔。
《申论》要写得好,文字表达方面应达到五个标准:
一是准确无误。
二是简洁明了。
三是科学规范。
四是条理清晰。
五是有理有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