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常识应用能力(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11:39   新浪考试

  第二节 公共行政重要考点及专项训练

  一、重点考点

  (一)行政管理的主体、客体、根本原则和主要特征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行政机关。在我国,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

  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行政管理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政治性和社会性。一方面,在阶级社会中,行政管理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贯彻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另一方面,任何行政管理都必须履行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体现其社会属性。

  2、权威性。行政管理以国家强制力做为后盾,突出其公共权威。没有权威的政府是不可能顺利完成它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

  3、合法性。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主要标志之一。行政管理中的机构设置、权责配备、运行方式和程序等等,都必须以法律作为基本依据。

  4、服务性。行政管理在对社会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特别强调提供公共服务。

  5、统筹性。行政管理必须坚持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二)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行政环境就是政府管理的环境,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有宏观行政环境、中观行政环境和微观行政环境。

  (三)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效率问题是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行政效率的高低,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

  行政效率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即行政效率=行政产出/行政投入。

  行政效率包括三个要素:效益要素、经济要素和时间要素。

  (四)行政职能

  行政职能的含义

  行政职能也叫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国家社会生活诸多领域进行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作用。它是政府活动总内容的全面概括,但不包揽所有国家活动的基本方面,它反映的只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基本方向。

  行政职能的特点

  行政职能有三个主要特性:共同性、差异性和动态性。共同性和差异性体现了行政职能共同的管理功能和不同的阶级属性,动态性说明行政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变迁是行政职能发展和转变的根本原因。

  行政职能的内容

  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从静态和动态分,可划分为基本职能和运行职能。

  基本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它是按照政府管理所涉及的领域划分的,这些职能集中体现了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整体作用以及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集中反映了行政管理这一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及其他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五)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含义、要素、特点、类型

  行政组织是指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活动过程,它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主体。

  行政组织有三层含义:从静态考察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权责划分的组织实体,从动态考察行政组织功能的运行过程,从心态考察行政组织中人员的意志和智能的组合。

  行政组织是由职能目标、权责体系、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运行程序和法制规范等六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其中职能目标是行政组织存在的基础;机构设置是行政组织的核心,是决定行政效率的关键。

  行政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服务性、整体性、适应性和法制性等特点。

  行政组织的指导原则

  行政组织的指导原则包括职能目标原则、精干效益原则、完整同一原则、管理幅度和层次适度原则、职责权一致原则、依法设置原则、民主参与管理原则、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等。

  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机构编制管理——“三定”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相应地,“三定”指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六)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的含义、要素和特点

  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是指国家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各级行政首长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等手段依法行使其权力与影响,以完成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行政领导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作用对象三大要素,其中领导者是行政领导的主体,他组织和指挥被领导者;作用对象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体。行政领导具有四个特点,即时代性、综合性、权威性和服务性。

  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制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七)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是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为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主意作决定的活动。

  行政决策是管理决策中的一种,具有一切管理决策的共性:针对性、目标性、实施性、选择性、优化性和预测性,但行政决策是政府机关的决策,所以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管理决策的特性,具体表现在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决策所代表的利益、决策依据和决策所约束的范围上。

  行政决策的主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行政决策内容涉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一切公共事务;行政决策所代表的利益是整个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行政决策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来制定;行政决策所约束的范围很广,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行政管理的成败。为了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制定决策时应遵循预测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可行原则、择优原则、动态原则、服务原则和民主原则。制定行政决策大致需四个步骤:首先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接着是拟定方案,寻求达到决策目标的途径,再下来就是评选审批决策方案,最后是局部试验验证确定的决策方案。

  承担行政决策工作的机构、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及制度就是行政决策体制。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一般由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八)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的含义、特征、作用与原则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实施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它具有经常性、实务性、强制性、果断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行政执行不同于行政管理,也不同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的两种活动。虽然这样,它们之间还是有密切联系的,行政决策是行政执行的依据,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的落实。

  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达到预测目标的实现途径,为了使其能够忠实、有效地得以实现,应该遵循法治性、主体性原则、程序原则、严格遵照决策、开拓创新、注重效益、持之以恒、坚决有力、民主集中制等原则。

  行政沟通的涵义

  行政沟通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和人员在内部以及内外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信息,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简言之.即行政系统内、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行政协调的涵义

  行政协调是指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调整行政系统内部各组织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各阶段之间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管理对象之间关系,以便和谐合作地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行政协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协调,是特定的政府行为。

  行政控制的含义

  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根据计划目标的要求,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保证计划目标实现的过程。

  (九)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的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行政监督的预防、补救、改进作用,在行政监督中必须坚持经常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公开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行政监督的分类

  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内部和外部两大体系。

  外部体系包括政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群众团体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六个方面。

  内部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十一)行政效能

  行政效能的含义

  行政效能是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行政投入与行政产出间的比值,体现了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功效与价值的统一,是行政效果、行政效率、行政效益的综合体现。

  行政效果指已进入评价过程的公共行政管理的活动结果;行政效率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数量比率;行政效益指公共行政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符合国家意志和人民要求的行政成果。

  (十二)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指政府和政党为处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管理而制定和实施的公共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活动策略,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的特征

  公共政策的特征有:公共性和阶级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强制性和合法性的统一,公平性和效率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

  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规范和导向功能、控制和协调功能、管理和发展功能。

  二、公共行政专项训练90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 社会制度的变化B. 领导集团的变更

  C.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D. 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2.中国目前正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 )。

  A. 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B. 裁减人员的数量

  C. 政府职能的转变 D. 行政效率的提高

  3.下面( )是政府办事机构。

  A. 中央办公厅B. 县工商局C. 乡工商所D. 县驻京办事处

  (综合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第67~70题:

  2008年6月初,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中小学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之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2008年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数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已议论了多年,有关专家也呼吁了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

  67.本案例中政策议程的类型是( )。

  A. 正式议程 B. 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 D.非程序决策

  68.该案例中政策问题的最基本的创始者是( )。

  A. 政治领导人 B.突发事件 C.大众传媒 C.利益集团

  69.上述政策议程建立的模式属于( )。

  A. 内在创始模式 B.外在创始模式 C. 动员模式 D.内在与外在创始模式的结合

  70.该案例最符合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是( )。

  A. 理性决策模式 B.渐进决策模式 C.公民决策模式 D.非理性决策模式

  公共行政专项训练90题参考答案

  1. C;2. C;3. D;4. C;5. C;6. A;7. CD;9. C;10. C;

  11. B;12. D; 14. A;15. A;16. D;17. C; 8. C;19. D;20. C

  21. A;22. ABCD;23. BC;24. AB;25. AB;26. ABD;27. AB;28. AC;29. ACD;30. AB

  31. BD;32. ABCD;33. ACD;34. AC;35. ABCD; 36.B;37.D;38.A;39.A;40.A

  41.D;42.D;43.B;44.C;45.D;46.AC;47.C;48.B;49.A;50.CD

  51. ABCD;52.ABD;53.BCD;54.ABCD;55.ABCD;56.A;57.D;58.D;59.B;60.D

  61.B;62.D;63.ACD;64.ABD;65.BCD;66.BCD;67.C;68.B;69.B;70.B

  71.A;72.B;73.C;74.B;75.D;76.C;77.B;78.D;79.A;80.C

  81.D;82.C;83.D;84.C;85.D;86.B;87.D;88.D;89.A;90.C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