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之间互赠礼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10:12   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

  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人际交往等方面正处于矛盾和困惑时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也令人担忧,此时的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引导。清华网校“心理社区”充分利用网校时效性、互动性的特点,针对学生、教师、家长三大人群开设不同栏目,由知名心理专家为大家释疑解惑、保持心理健康。

  转眼又进入年末,各种节日开始向孩子们展露笑脸。从圣诞节到元旦,再到寒假、春节,孩子的心被节日的气氛渲染得一片灿烂。节日给了家长和孩子们一个表达爱和传递感情的极好契机。家长此时给孩子买礼物无可厚非,但最好不要陷入“奢侈圈”。

  同学之间为表达友谊互赠礼物本来是件好事,可盈盈的妈妈最近却有些发愁。原来在得知好朋友小敏想提高英语听力后,盈盈就一门心思的要给她买一个iPod做圣诞礼物。盈盈的父母平时对盈盈的教育也是对朋友要真诚,懂得付出,但一个中学生就要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盈盈妈心里还是犯了嘀咕。与盈盈妈遇到类似问题的还有凯莱爸,那天小凯莱兴高采烈的宣布了自己想要的圣诞礼物,一套组合模型玩具,爸爸一看,真是价格不菲……

  一些家长表示:“我们也不想花这么多钱给孩子买高档商品,但看到别的父母给孩子买这买那,而自己不买,心里就觉得亏待了孩子。再说,现在儿童消费的攀比风太厉害了,总不能让自己孩子太寒酸吧!”针对上述情况,

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的心理专家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忠告和建议:

  一、对于孩子之间互赠礼物,家长要适当引导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表达和沟通。孩子之间互赠礼物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究竟怎样的礼物才能最恰当的表达心意,这却是个问题。对此,家长应使孩子明白以下两点:

  首先,礼物的珍贵程度和昂贵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这个道理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孩子,却是一道难题。孩子的思维单纯,会在礼物的贵重程度和心意之间画一个等号,认为赠送的礼物越贵重,就代表两个人的关系越亲密。这种不成熟的思想是导致孩子盲目选择高价礼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家长,要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理念,让他们认识到,礼物的意义在于表达心意,贵重与否更多表现的是形式而非“心思”。有时候,一些切实的帮助,或是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物品,更能让对方感受到重视,也更容易令对方感动、珍惜。

  其次,过重的礼物会给对方带来心理压力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总是有付出和收获两种需要。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一对朋友,如果一方感觉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关系就会很难维持下去。而实际上,如果一方感觉自己得到的太多而无法回报,那么这段关系同样很难维系。对于这点,孩子们很少能够考虑到。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赠送礼物是为了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和需要,而不是为了给对方增加负担。

  二、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谨防“攀比风”

  孩子“高消费”固然有社会风气影响、商家刻意炒作等方面的原因,但家长引导教育不当也难辞其咎。“染之以朱则赤,濡之以墨则黑。”在物质上毫无节制地消费和攀比,会助长孩子虚荣、贪图享乐的习气,形成不健康的价值取向和错误的消费观念。

  首先,家长应掌握为孩子消费的尺度

  为孩子的消费应该是有选择、适度的。对孩子购物的欲望,家长不应该轻易妥协。不加选择地满足孩子任何的消费要求和无“度”的消费,都容易使孩子形成铺张浪费、缺乏节制的不良习惯。在为孩子选择消费的过程中即是在告诉孩子,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这直接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注意孩子的消费倾向,及时加以引导

  事实告诉我们,不良消费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不断上涨的物欲和盲目攀比的心态,令孩子无暇顾及学习;吃喝玩乐、金钱至上的观念深入头脑,一旦欲壑难填,则引发偷盗行为,近年来逐渐上升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大多与此相关。所以,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刻不容缓。家长应教孩子学会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消费误区现象,并及时加以引导,使孩子养成有选择、知道比较和适度的科学消费习惯。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