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课文中的母亲:做妈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 16:06   读写月报新教育

  蘑菇该奖给谁

  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

  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对他们说:“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小黑兔得意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

  小白兔难为情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了。”

  “你们今天都跟谁比赛啦?”兔妈妈问。

  “我跟乌龟赛跑,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我!”小黑兔说。

  “我跟骏马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小白兔说。

  “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从篮子里挑出一个最大的蘑菇,“这是给你的奖品!”

  小黑兔不服气地问:“我今天得了冠军,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

  兔妈妈说:“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

  凤凰国标教材 小语一年级(下册)

  苏教社07月12月第7版

  《蘑菇该奖给谁》,改自邝金鼻寓言《谁跑得最出色》,编者作为童话收入教材。

  做妈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蘑菇该奖给谁》四题

  冷玉斌(江苏)

  一、未经省察的结论

  “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就这个理由。其实,当小黑兔选择了乌龟,小白兔选择了骏马,最大的蘑菇就已经属于小白兔了。

  但兔妈妈凭什么认定小白兔是敢和高手比,而小黑兔不是呢?如果小黑兔恰恰是乌龟们约过去的,而小白兔也只是偶然遇到骏马,并不存在什么敢不敢的说法呢?没有细致询问,没有坦诚交流,没有确凿依据,没有慎重省察,而这不正是一位母亲与孩子交往中所需要的?而且,在家庭生活中,这样丰富的语言交流本就是亲子关系得以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用绘本大师松居直的话,就是“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

  课文里兔妈妈与孩子交流了,但远远不够,因为最重要的比赛过程没有涉及,而只凭对手是谁就草率决定了蘑菇的归属。兔妈妈的最终评判冷飕飕的,绝对不温暖不生动。

  二、孩子,你慢慢来

  高手,要高到什么程度?。在跑步这件事上,对于乌龟,兔子是永远的高手,对于兔子,骏马亦是。哥几个就算天天比赛,也不会如切如磋各有所得,因为实力差距太大,后天怎样练习都于赛无补——再怎么练,乌龟也变不成兔子,兔子也变不成骏马——彼此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选手。有趣的是,若照兔妈妈的话,骏马回家也该被马妈妈批评了,真没出息,人高马大的跟兔子比什么?

  从现实意义上,把乌龟和兔子、兔子与骏马弄在一起赛跑,对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大班化教学,对优等生,对后进生,都不公平。教育必须承认天赋,如果小白兔总是找骏马来练习,倒也可以说他不自量力好高骛远,妈妈若再一味褒扬,则完全是被竞争冲昏头脑,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当小兔子们低着头喘着气无休止地奔跑,心思牢牢地钉在那不可知不可测的“高手”身上,生活里还能找到多少满足和幸福?

  兔妈妈汲汲以求自家孩子和高手比,丝毫不去想孩子为何要和完全不成为对手的高手比,一句话,没有对孩子生命以最本质的关照,也只能制造悲剧。因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种子!

  是的,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们的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你自己。任何事情,如果尽力而为了,从整个一生来说,就绝不会失败,只不过是一场比赛嘛……

  并且,别忘了再说一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三、兔妈妈的权威课

  “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这是文中兔妈妈制定的奖励标准。

  “这是给你的奖品!”“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

  ——这是兔妈妈的奖励理由。

  两句话重点都在“给”字,而“给”的主体就是妈妈。她是整个事件的控制者、决定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掌控着蘑菇的归属。

  想想也是,兔妈妈肯定不会让两只小兔都得蘑菇,她必须通过甄别与评判来体现权威,于是她不由分说为孩子作了决定,此刻,母亲的权威得到最大的宣示:一切由她说了算。

  再来看看文中描述小黑兔的词语:先是“得意”,得不到后是“不服气”,这些词的背后活脱脱是个站不正坐不稳的形象,而小白兔从头到尾只一个神态:“难为情”。比起来,小黑兔形象更有儿童味:天真、顽皮,赢了便喜,对妈妈的话也有自己的想法。再看课文插图,更有意思:小白兔和妈妈长得非常像,都是美丽端庄的好模样,而小黑兔则有些毛毛糙糙,粗腿短身,最明显的,妈妈与小白兔都没有那么难看的大门牙,偏偏小黑兔就生了一颗,真是倒霉。

  妈妈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小白兔的喜爱:

  “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

  “好孩子”,“亲了亲”,真是万般柔情!但别忘了,小黑兔就在旁边,它的郁闷可想而知。

  到底谁是“好孩子”,是否应当慎言?或者进一步,为什么一定要在两个孩子之间分个好与不好?为什么不和孩子们讨论讨论到底谁该得到最大的蘑菇?

  蘑菇该奖给谁?兔妈妈上了一节糟糕的示范课。

  四、现实主义之一种

  从童话的角度,《蘑菇该奖给谁》不是一篇好童话,它没有给我们一篇童话所应有的勇气、热情、梦想,但如果以一则现实主义小小说而言,却绝对贴近当下生活,因为今天很多母亲就和兔妈妈一样,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2005年,武汉“楚才杯”作文竞赛,面对题为 “给我一点时间”的作文,3000名五年级小学生不约而同地将妈妈书写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媒体一片哗然,狠狠做了一通“小学生妖魔化妈妈”的报道。对小学生来说,这么写很正常,因为他们中绝大部分妈妈跟兔妈妈一样,逼着自己整天培优、补课,对自己永远那么凶,所有的时间与自由均被妈妈剥夺。妈妈们真的想这样吗?一位妈妈说:“如果岳飞的妈妈还在,就不会刺精忠报国,而是刺金榜题名。”真实的话语,道出真实的残酷。《蘑菇该奖给谁》里的母亲形象、亲子关系、育儿理念,就是当今教育生态的真实投影。事实上,没有谁可以轻蔑地说一声“兔妈妈,你不对”,然后再轻飘飘地给出某些答案。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每个人,都那么弱小。

  因此,与其说《蘑》文有缺陷,不如直接说这是当今社会的缺陷和教育的缺陷。如果这篇课文能够引起教育者或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某些思考,想一想,我们的妈妈到底哪儿去了,我们又该如何把她找回来——倒也许是它被收入教材而带来的惟一收获,也很可能是它惟一的价值。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