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庭教育对于留学的重要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1日 11:18   新东方在线

  ——陈向东老师在新东方论坛上的讲话

  今天看到这么多伟大的家长,我想到了进场之前问到国外考学部的李楠楠老师,说你接触那么多家长,你认为一个家长最重要的是什么?她说是开放。因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是河南省最穷的一个县最穷的一个村子的最穷的一户人家。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县每年都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每年到过年的时候县委县政府都表彰说我们县又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我父亲是老三届毕业生,从我爷爷开始就喜欢读书,于是我叔叔、我伯父、我父亲都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我父亲因为文化大革命回到家乡的时候,父亲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要想改变命运,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大学。当然现在我和弟弟都是中科院的博士毕业,我姐姐是硕士毕业,在郑州做公务员。我们家乡都说我们家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我突然想到一个人叫杨振宁,当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大概培养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300人的努力。我今天站在这儿有资格、有能力不那么胆怯地跟大家分享,我要感谢我的爷爷和父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孩子,当你们梦想自己未来的时候,当你们有一天能够站在一个舞台,当你们有一天也让你的创办的机构来评价最受尊重的人,你的爸爸妈妈也被评上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把掌声献给这些无条件爱我们的家长们。谢谢家长们。

  今天让我跟大家谈一谈留学对于我们人生影响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组数据。2001年时中国每年能够拿到美国的签证,能够到美国读书的人历史最低点是15000多人,2009年美国官方统计的数据是中国拿到的签证数量是快10万人。请各位同学和家长算笔帐,2009年到美国读书的有10万人,以后每年以20%增加,也就是在未来的3年之内到美国留学读书的人数大概会在30多万人左右。如果这30多万左右的人到美国读的是排名前150的名校,150个名校里中国学生将会达到2000人。前些天过圣诞,一个到美国留学的小孩找到我,他在美国读的是本科,他去的大学以前我认为还不算怎么好,在美国排在160名。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很好。你的学校大概有多少学生?他说有2万左右。中国学生有多少?2000多个,大概60%读的都是本科。我又看到一组数据,也是美国官方发布的,2009年到美国读本科的人数是26000人,2008年是9988人,2009年比2008年增加了60%。很多人预测,随着美国的金融危机,随着美国很多人支付能力的下降,2010年到美国读本科的人数仍然是井喷的形式,会达到3万多人。在人数急剧增长的背后,意识到美国留学读本科的人数达到3万多人。说中国将会超过印度,成为留学第一大国。

  中国的经济相比于印度经济我们超前发展了15到20年左右,换句话说中国有一天在美国的留学人数将会达到印度留学人数2倍的时候,将会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未来还有十几万增加的名额等着我们。很多家长会问,这个巨大的需求背后究竟是什么?我在做央视《对话》节目的时候,我讲了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目前参加高考的学生是1000多万,而被中国学校录取的学生是600多万。换句话说有400多万个孩子是没有大学可以上的,并且按照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按照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无条件的热爱,很多的孩子认为考上排名比较靠后的学校,那不算是学校,而考上大学的600多万学生当中,大概也有300到400万的孩子对他们的大学是不满意的。每年有800万个参加高考的孩子对他们的大学不满意或者是没大学可上的。第二个大的背景是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GDP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中国的富人在增多。在中国过去10年住房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相当一批人买了房子,已经价值好几百万了,再买一套新房买不起了,于是就投资教育。各位家长会发现,在过去的2、3年中家长在教育上、娱乐消费上急剧增长。很多人说中国电影行业会不行,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比2008年增加了50%,有人预测2010年比2009年还要增加50%,背后是中华民族民众的消费形式发生了变化。

  经过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富人比例在增加。一方面是中国有800万个孩子对他们的学校不满意,一方面是中国民众的支付能力提升。两方面的叠加就孕育了重大的市场。当时我就说前10年我们到各地做讲座,基本问得最多的是我怎么到美国读研究生。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第一批学生到美国读的是博士。10年前很多人是读专业硕士学位或者读一般的硕士,1995年大规模的人到美国读的是大学,过去2、3年突然发现很多人到美国读的是高中。今年“十一”的时候我带着我的孩子到美国,特好玩,遇到了大量和我一样的家长。波士顿的飞机场遇到10个家长,我问他们来干嘛,他们说我们来面试,问为什么来面试?说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呢。这种内在的需求挡都挡不住。两方面数据的叠加发现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那时人们穿的衣服是一个款式,现在会场里每个人穿的衣服颜色和品牌都不一样。独生子女在2000年后的成长里,更加独立,独家注重差异化,而未来最佳的价值就是个性差异,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这样一个民族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我每年要去2次美国,这次去见到了一个在美国的亲戚,已经呆了20年了。他跟我说你看到的美国跟我看到的美国不一样,因为我已经在这里呆了20年。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国外,一方面中华文明也不能丢。中华文明不衰落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学习精神是很强的。有人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GDP国家,今年基本上可以超越日本了。有人说总量大是不行的,但要认识到当一个国家GDP成为老大的时候,它的文化对世界的冲击是不可想象的。

  我跟大家分享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的时候,想起了掌握世界上最多财富的人种是犹太人。他们掌管了世界1/3的财富,他们有一句名言是“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因此父母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赢得成功”。我想跟大家讲三点自己的感受:

  第一,在北京这个都市里面,当北京和上海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作为家长有条件、有能力不妨多带孩子走一走看一看。今天来到这个会场我认为也是走一走看一看,当然到国外走一走看一看也是非常必要的。我的女儿今年6岁多,去美国带着她去了,有一个突发奇想的想法特别有效果。我女儿现在非常喜欢学英语,到美国给她买了一本书,有些单词我都不认识。我妻子在家每天给她录音,她很兴奋。以前她学英语的时候是不兴奋的,在美国我带她去了哈佛大学,一般都会去哈佛大学雕像下照个相。她问我为什么要照相?我说他叫哈佛,创办了哈佛大学,她说我以后也要创办一所比哈佛更好的大学。在离开美国的时候,我说宁宁,爸爸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要带你到美国?她说因为爸爸喜欢我。还有呢?因为爸爸想让我长见识。还有呢?爸爸想让我看看美国怎么好,回到国之后我要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比美国更好。我在想一个6岁的小孩为什么能有这种想法?其实就在于家长的激发。她贪玩的时候,我说宁宁你的目标是哈佛大学,要想知道哈佛大学怎么好,你就一定要上哈佛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女儿带给快乐,所以北京的家长有条件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出去多走一走多看一看。

  第二,各位家长要多做榜样。现在的管理方式是从监管别人做工作到自己身体力行地做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国外读名校,但自己却天天不读书。我们自己能不能做孩子的榜样,记得一个北大的教授前段时间跟我吃饭,讲了他儿子的故事。他自己特别忙,没时间照看孩子,他的妻子也特别忙,也没时间管孩子,只是爷爷奶奶管。爷爷天天说你看你将来要超过爸爸,爸爸是北大教授,起码要做个北大讲师。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在作文中写到“为大人进出的门敞开着,为孩子玩的门紧锁着,一个声音高叫着好好学习吧,给你自由。”很多家庭里爸爸是不管孩子的,妈妈管,但妈妈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严父慈母。

  第三,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以前到美国读的是研究生,研究生在美国转学的几率是很低的,这次到美国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本科转学的概率高得不得了。出国的第一步走好了,孩子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我想到一个人,俞敏洪老师带着他到北大演讲,他是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首席执行官。80年代的时候他父母妈妈带着他移民到美国,他说当年大学毕业之后,父母对他选择工作没有做任何干涉,而大学毕业之后他选择开了一家餐馆。当时很多人很诧异,他说我选择做一家餐馆是因为我可以做到比较高的位子,可以做决策。我不仅可以学会怎么管理一个人,也可以学会怎么辞退一个人。一个真正优秀的老板不仅能留住我好人,而且能把不好的人辞退。做了几年之后他到商学院读书然后到了高盛,现在又绕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前段时间在《鲁豫有约》做访谈,有三位大学退学的人员。有一位学生家长是国家部委的,非常成功,是一个司长。他的儿子在人大附中读书,同学都要出国,但他父亲说高中出去不行,在中国读完本科再出去。结果孩子就闷闷不乐,高考时考到了武汉的学校。他很郁闷,很多跟他差不多的同学都到美国读了名校。家长就找到了我咨询,我把孩子叫到节目现场看一看。

  第二位家长的孩子到成都读大学,自己悄悄退学了,之后在新东方上课,发现考试压力太大没考好,现在又开始准备重新去读书。

  在现在的社会里究竟什么是未来?有时我们看得还不是特别清楚。至少有一点,每一个地方开放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会有未来,家长开放的时候家长就会有未来,而中学生自己开放思想,来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认为就会有真正的精彩存在。

  最后再次的感谢各位家长,也感谢各位学生朋友,让我们一块努力追逐自己的幸福,追逐属于我们自己的永恒的快乐和自由。谢谢大家!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